有人煙的地方就有榮民的辛勤建設,沒有想到在人煙罕至的黑森林-司馬庫斯附近,也有榮民的蹤跡,桃園縣復興鄉和尖石鄉交界處,被稱為後山區的群山座落中,海拔一九三一公尺的李棟山真的峻偉嶔崎、景色秀麗,從大台北都會區要轉火車到新竹,再轉支線小火車到內灣,搭一個小時一班的公車到那羅,步行兩三個小時才能到李棟山莊,如此辛苦輾轉只為了叩訪一則山中傳奇。 是的,今年七十八歲的老榮民朱萬鶴不但是個奇人,而且是個高人,什麼都高人一等,住得高、智慧高、眼界高、志氣高,和許多榮民一樣,年輕的時候就一腔熱血的毅然從軍,離開溫暖的家鄉,投考海軍特種技術軍士班,從此跟著部隊南北征調,還參加過上海吳淞江口著名的江陰會戰,度過
不少驚心動魄的烽火歲月,隨軍撤退到台灣時,他還是個身強體壯的小伙子,在龍泉特種部隊待過,退伍後一心一意想要闖蕩一番不一樣的志業。 民國六十九年,他看準了李棟山上這片面對群山、視野展望良好的平台,眼光獨到的他認為這裡很有發展「觀光」的潛力,便一石一土、一磚一瓦、一木一椿的自己動手獨力蓋了李棟山莊,他伸出一大得不成比例的手掌,因為粗活兒做得太多,每個關節都突出扭曲變形,他說這雙大手做出來的細膩模型才讓人大開眼界呢! 不只手巧,他的一雙大腳也因為一步一腳印的爬山涉水而粗旁一厚實,不服輸的個性讓他在艱苦中圓夢,他稱自己的手是萬能的手,搬石、砌磚、扛木、架樑、油漆、裝飾,一切都自己來,絕不假手他人。
最重要的是他勤於動腦,你和他談建築他頭頭是道,和他談軍事、教育、社會、政治、經濟、兩岸關係,他一樣說得出修齊治平的大道理,他自嘲自己只是個因公成殘的榮民,不能上國會殿堂發表建議與遠見,這還真是國家的損失咧! 高低起伏的李棟山莊,前前後後分為四個部分,展望台以天橋和前棟相連,圓形建物的萬鶴松更是一絕,每一橫樑支柱都保留了原木的原味,四棟聯結串接各有不同特色的建築,小徑、大廳、花園、天橋,處處流盪著並不細膩的手工情味,有人戲稱為「克難山莊」,但在拙趣中顯示的卻是精準無比,結結實實的卯釘接榫,每個釘卯大如牛眼,圓形支撐的精密牢靠,是沒有高學歷、只讀過私塾的他自己想出來的,他得意的說,就連九二一大地
震都只是稍微晃了那麼一下,連一片玻璃都沒破呢! 不同於一般借宿的招待所,李棟山莊充滿了文學氣息、藝術氛圍與阿莎力的登山活力,山莊牆面上的詩句是他自己撰自己寫的,自負的他驕傲於自己只有私塾的學歷,作對吟詩、書法畫畫都不用學,和建築一樣是無師自通。橫樑上都綁滿了登山人的小旗子和小布條,垂掛展示著傲人的過往成績,一面偌大的登山旗上橫七豎八的寫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簽名與留言,老榮民給他們留下的啟思,卻不只是到此一遊而已。 萬鶴樓的樓中樓有三層,圓形的四壁盡是借住一宿的岳人留下的打油詩畫和照片,看得出莊主和遊客的親密互動,有一首詩「茅蘆智德台為先,清舍仁義酒當前,高山橫翠梁陌廣,紹業傳壁興國漸。」更是
對莊主深刻的描繪。還有人當年帶著小娃兒來借宿後,感動於榮民開山的精神與毅力,年年帶著油漆什麼的來看他,聽幽默風趣的莊主講故事、說掌故,到孩子都已經十八歲了還不曾間斷哩! 從廚房邊上的登山口有他的自闢自建的小花園,九重葛沿著拱門攀長,形成美麗的入口,木桌、木椅是他自己釘製的,石牆是他自己砌的,甚至於登山口的小山路徑也都是他親手開的,攀登李棟山的人最期望看到有名的蒸霞日出或滿山嵐霧繚繞的雲海奇觀,民宿的五人房、六人房,都可以看得見天光,夜宿沒有光害的李棟山莊就著滿天星光,望著清亮的明月和斗大星子酣夢,一夜好眠,清晨,被日出的微曦親吻而醒來,在五彩繽紛的絢麗天色中品會寧靜與平和,真的是遠離人間煙火
,美極靜極。 沒有建招待所的雄厚資金,沒有做生意的計較經營,沒有高深專業的建築學美,沒有助手同伴的人力支援,他就是憑藉著自己的智慧,想當然耳的自己設計規劃藍圖、計算著結構力學,觀景台和萬鶴樓的外觀有如天壇,客房和廚廁也用了不少心,恍然不覺的山中歲月,建造起李棟山莊,過去他總是讓登山人自己帶東西來烹煮,他提供熱騰騰的七葉膽茶解渴,去年,他娶了一個能幹賢慧的妻子,幫他打點遊客的訂餐和爽口小吃,住宿一個人只收三百元,給來來往往的登山人一個溫暖的補給小站,一個難忘的青春記憶。 李棟山自清朝就有軍隊駐紮,日據時代更為了控制山區,在山頂興建碉堡、部署大砲,抵抗玉峰溪沿岸的泰雅族人襲擊,已經成為荒煙蔓草
叢生的碉堡,憑悼古戰場的遺跡,勇士長眠,莊主興緻勃勃的談起城牆上的射口與鎗眼、攻擊與防禦,可以窺見他豐富的戰術素養,隨著承平已久而深埋卻不曾遺忘。 從古堡南望面武陵四秀,巴陵和尖石後山、大霸尖山、雪山四稜盡收眼底,美得令人摒息,儘管古堡凋零,現在成為氣象局借用來設立氣象傳送器所的制高點,荒草中不易被發現的一等三角點,卻永桓記錄著大自然的雄偉、堅韌、遼闊,一如蟄居深山的老榮民,永遠不服老,永遠挺起脊梁。 最讓我感動的是朱萬鶴的愛國情操,二十多年如一日,他都在展望台上升起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藍天下迎風招展,細雨中不畏風寒,除了暴風雪,這面國旗永遠飄揚在李棟山莊,標高一五五二公尺的山莊,不會有
高官顯要來視察,也不會有人給予掌聲激賞,他只是為心中所愛的國家、國旗而自駐自發的懸掛,國旗的莊嚴寫照正如他自由自在、不虛不枉的坦蕩蕩人生,旗在,家在,國在,這是一個老榮民最記掛、最在意、最可敬可貴的動人情操。 山莊裡的詩情畫意中,我最愛的一句是進山莊主自撰的對聯;「莊院無燈等月來,山門不鎖待雪封。」月照山莊的清亮無塵,雪封世界的瑰奇驚艷,遠離人群,遠離文明,遠離紛紛擾攘,無燈無鎖亦無妨,讓人帶著滿滿的感動下山,滿心懷想著清亮的月色,敞開不拒的山門,以及一身傲骨、優游山中的老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