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舍形式分為乙、丙、丁三種形式,腰牆以下係以單專牆砌成,腰牆以上為竹片語泥土材料建造而成,住戶在鼎盛期有1300多戶,當時眷舍之分配並非以官階作為唯一的依據,乃根據眷屬人數分配,分屬中興里(士官眷舍)及復國里(軍官眷舍)管轄,在那個年代不花分文就有個落地的嶄新居家住所,對大陸來台的現役軍人及其眷屬已是天大的恩德,該村是陸軍眷村,眷村初期軍官與士官人數各半,陸軍單位官、士往往要隨部隊移防,『爸爸回家吃晚飯』幾乎是可遇不可求的恩典,所以陸軍眷村的家庭主婦,就扮演慈母兼嚴父的雙重角色;由於所有眷戶秉持相夫教子精神,皆能知足常樂,軍眷社區文化在該村就自然發展出來,以目前台南市各眷村之現況而言,精忠三村
是較具眷村文化代表性之區域。 50年代的台灣社會,省籍情結是一個事實,政府雖然推動說國語運動,小學生講方言要被處罰之規定,竹籬笆生態文化油然而生,也就註定了不同省籍、方言與在地文化價值上的差異,眷村是一個保守封閉的團體,小孩子在學校與省籍小朋友雖然沒有隔閡,但是『外省人』這個名詞就成為眷村子弟的代名詞,雖然很多現役軍人以此為家,起了落地生根的想法,結識了在地的姑娘而成婚傳為佳話,『竽仔與蕃薯』姻緣成熟結婚生子比比皆是,在該村來說這都是好姻緣。 也許眷村裡一家之主都是外省籍,所以台語文化自然一直被壓抑著,如果媽媽是在地省籍媳婦,因為究竟在整個眷村來說不是多數,所以台語福佬話僅僅是夫妻
之間的溝通語言;所以眷村的第二代,當初入社會時往往就發現聽不懂台語不會說台語,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工作生存空間;隨著時代的變遷,交通、資訊、教育的發達,地球村文化融入現實的環境,眷村的自我設限的藩籬自然被打破,目前眷村已形成講台、國語都通的雙語環境,現在眷村第3代也已長大成人,並先後邁入社會投入就業市場,精忠三村的蛻變歷程,可說是典型的都會區眷村文化經典之作。 當年房舍週邊非常空曠,歷經40年的成長,家庭人口以倍數增加,可以運用的土地都利用了,加蓋廚廁及房間,也無法現有人口之所需,所以眷村道路變窄又狹小了,進出車輛擁擠不堪,加上房屋自然老舊的結果,漏雨漏水幾乎是住戶的家常便飯,在眷村自治會李
建平會長多年的強力奔走下,改建老舊眷村願望,終於露出美好的曙光,已獲得國防部同意,刻正展開認證作業,遷進新社區居住的日子已指日可待!號稱全國最大的精忠三村,不久後即將進入歷史,希望曾經居住此村的眷戶,當含飴弄孫之餘,不要忘了左鄰右舍曾經一起做代工的歡樂日子,感恩惜福勉勵後代子孫,要居安思危、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