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紀錄著台灣特殊歷史脈絡,隨著改建政策的完成與落實,居住者的遷入,老舊眷舍拆除,獨有的文化特色與居住形態走入了歷史、文字與影像。新的國宅如同一般的高樓大廈,而這群人的生活也依附著空間形式的改變而有變化,隱約中還能看見舊有的生活形態,然而它已逐漸消逝中….. 空軍「建國二村」(原址又稱「東門町」)原位於嘉義市啟明路、民族路、民國路、朝陽街、光彩路附近、大雅路下、二二八紀念公園、棒球場、射日塔與嘉義公園旁,有空軍市場是眷民們仰賴之傳統交易市場,而民國路傳統麵食燒餅街,更是嘉義地方小吃的一大特色。隨著嘉義市最大的眷村改建案”經國新城”的完成與都市計畫新生路的貫通,住戶已在民國94年底完成
搬遷至經國新城,原本住戶希望透過社區營造的力量,來爭取保留幾戶有代表性的日式建築做為文物紀念館,最後宣告失敗。挖土機開通了新生路,也讓「建國二村」走入了歷史 眷改後之「經國新城」容納二千多戶,嘉義縣市十八個眷村的原住戶共同遷入本社區,龐大的集合式住宅,使得它成為嘉義市的新地標,且是社區未來的代表,既落實社區老人的在地照顧安養,且又大幅提升住戶的生活品質,另更尋找出傳承眷村文化的方式,使其無需因現代化的創造性而摧毀傳統,反使其保留於歷史的時空脈絡中。 「眷村」被拆毀,第一代老兵凋零逝去,第二代子弟移居外住,建築物與眷戶皆逐漸走入歷史,僅能在舊有的照片與文字紀錄中尋找它曾經的風華。走在「經國新
城」的街道上,仍可見到些舊日眷村的特殊文化與象徵符號,例如:國慶日、農曆過年…等,仍可看見國旗的旗海飄揚,與旗袍舞的活動等表演,還能與眷村的意象連結,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已難感受到原有眷村的文化氛圍,它與一般的集合式住宅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新的生活居住形態展開後,是否能傳承眷村文化的精神,且又能創造新的文化?將被賦予更多的期待。最後,冀望從「建國二村」到「經國新城」,需要更多的人,一起道出竹籬笆的生活點滴,讓眷村故事不斷地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