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南村建於民國38年,為全臺第一個眷村,其設置與四四兵工廠的關係至為密切。早期在兵工廠上班的員工都是擁有一技之長,並且居住在四四兵工廠附近的技工。起初,兵工廠員工及眷屬都住在庫房內,以布幔為隔間展開生活。後來因空間小且人又多,居住環境惡劣,就在兵工廠外違建了木造房屋,以解決員工居住問題。民國37年政府為了安置兵工廠的員工及其眷屬,於是在今天信義公民會館的位置建造了四四南村(丙字號),之後分別於民國 38 年、民國 39 年興建南村的乙字號、甲字號眷舍,以及附近的四四東村與四四西村。其中西村主要安排給具有軍職之校官、尉官居住,東村與
南村則提供給技工居住,及至民國 40 年3 村俱已修建完成。
村裡第二代之間彼此通婚的比例很高,甚至有交叉通婚者,姊妹成為妯娌,兄弟互為連襟。平時大人小孩到處串門子,年節時互相幫忙製作應景食物,打麻將則是最常見的休閒活動。在那艱苦的時代裡,來自外省的各式飲食充滿眷村,也讓臺灣麵食文化更豐富,除了家常菜、燒餅、油條外,其中較有名的小吃有麥子做成的煎餅、炸麻花、窩窩頭,最特別的是「棋子」,也就是麵粉加糖擀平了煎一煎,再切成一小方塊以當零嘴吃。這些眷村飲食製作大多不會很繁複,沒有細膩的刀工,鮮少製做費時的大菜,最大特色就是以家中現有的食材,做出最大的變化,讓家人吃得溫飽、吃得滿足,吃得再多也不會膩。
民國72年,由於莊敬路的開闢,四四南村的甲字號及原來的公共空間,如煤炭場、籃球場、公共廁所等,均被拆除及改建,四四南村僅剩下乙、丙字號範圍留存。由於眷舍老舊
與人為因素,留存的乙字號建築分別在民國72年、民國87年,以及民國88年經歷火災事件,以致建物毀損。至民國90 年,市政府再拆除四四南村其餘房舍,僅留下房舍4棟與防空洞、碉堡各一座,以作為公民會館使用。
就四四南村的發展歷史來看,它原是當年四四兵工廠的附屬眷村,經過眷舍的破敗,眷村居民的外遷,直到改建計畫實施,原南村周邊國宅興建完成,才使原來眷戶逐漸回遷。如今,四四兵工廠已消失並作為信義計畫區的基地,四四南村的保留與修復不僅能展現城市的變遷歷史,同時也能再現外省族群的生活方式,從而豐富市民的生活經驗。
出處:臺北市公民信義會館四四南村歷史沿革(臺北市信義區公所103年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