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在我的記憶中大部分位於營區附近,澎湖縣「莒光新村」也是如此,眷村成員來自大陸各省,語言、習慣、文化均較少受外界影響。本村眷戶家家戶戶沒有一戶是需要關門的,大家平日守望相助,孩子們手牽手一起上學,彼此相扶持一起渡過無數個物質缺乏的日子,充分發揮了中國人傳統上刻苦持家的精神。
我們當初在「莒光新村」的家,是由空心磚及木材混合建成,圍牆則是用澎湖特產咾咕石組合堆砌而成,前院有一塊空地,總喜歡灑些菜籽,看著綠油油的菜苗,滿心歡喜期待他們的成長,因為這些蔬菜販賣後,當年著實補貼了不少我們家的副食支出。眷村當時是沒有冷氣的,有電扇己經是不錯的了,眷村伯伯們的消遣就是約好打個小牌娛樂一下;在傍晚時分,幾家人圍在門前或樹下乘涼,男人們談論國家大事、婆婆媽媽們則聊起哪家孩子升官了、哪家孩子成績好又考第一名等家庭瑣事,小孩們則在一旁追逐嬉戲。當家家掛起香腸、臘肉,有些伯伯捲起袖子揮毫書寫春聯、張貼春聯時,即表示春節將屆,整個眷村又到處瀰漫著歡樂的年節氣氛。 當年眷村媽媽們頻於相互
交流,學習製作各家鄉特色小吃,我的包水餃技術即是向潘媽媽(潘安邦母親)學習而來,大部分眷村媽媽們都能做一手好菜,同時也能做幾道有地方特色的小吃,甚至不少人廚藝精湛到開小吃店營業維生呢! 如今因政府德政,老舊眷村均已陸續完成改建,取而代之的是美輪美奐的新興社區:與眷村生活相較,眷戶們以往親密的互動關係、充滿人情味的生活形態,現已被高樓大廈建立起形同高聳的藩籬,阻隔了眷戶們心靈的溝通,從前那家家戶戶未曾遮掩的木門,曾幾何時也已變成了冷僻深鎖的鐵門,如同現在鄰居們臉上冷漠的忙與盲的神情,往日眷村的溫暖,確已不復存在。新興社區融入了新興人類,他們以網際網路—Blog(二十一世紀的新興產物)來突破藩籬
,讓逐漸萎縮的人際關係,重新開啟了另一種地球村的人類溝通與交流方式,活到老學到老,眷戶們在新興社區中創新學習,新興社區亦給予老眷村帶來了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