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政府遷台後,廣州黃埔軍官學校於民國39年在高雄鳳山設校,並於民國65年6月16日將原有之陸軍預校、空軍幼校及海軍官校預備班合併為「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亦設於鳳山。由於軍校的設立,使得鳳山丘陵東北端,成為軍事要地,並使得大量軍眷遷入鄰近地區定居,民國46年大寮地區「商協新村」為首設之眷村,嗣後陸續有「民生新村」等11個眷村,分別由光武里設置:台貿六村、嘉興新村、民生新村、宣武新村,復興村設置:貿商九村、精忠四村、平城七村、慈光四村(目前已廢止該行政轄區),忠義里設置:影劇七村、商協新村、果協新村及貿商四村。 本區眷村未設置前,在清治時代被稱為鳳彈汛,作為軍人行軍,駐守之地,後來由於福
佬聚落成形,遂成為山仔頂部落。日據時代,因人口增加帶動日本政府在此設庄,光復後則在此設鄉。民國39年起,因軍校、眷村之設置,造成大陸來台之軍人、眷屬大量湧入本區。民國50年代,山仔頂分支之眷村計有:復興村(56年)、光武村(56年)、忠義村(56年)等,這些新增的移民,建立了不同的文化,並融入了大寮原有的眷村文化,對本區的成長影響很大,惟民國93年眷改後,因眷民們陸續遷出,始結束為期47年眷村的竹籬笆文化。 本區「商協新村」,係當年由蔣宋美齡夫人向商青協會募資興建,於民國46年興建完成後,分配聯勤總部、陸軍總部、兵工補給庫官兵眷屬居住,共計207戶。另「果協新村」,因係青果合作社出資興建
,遂以「果協」命名;早期眷舍區分為丙、丁兩種規格,為半土半磚瓦房,無廁所、化糞池等設備,全村總面積約20公傾,眷村大門向東,眷舍採南、北座向,公共設施計有籃球場1座,公廁2所及小公園1座,提供眷民們休閒使用,另眷村內設有廣播器材,自治管理委員會便常利用播音系統宣布公共事務。 眷村大門緊臨鳳林四路,往南可至鳳山巿,對外交通方便。村內亦有人開設雜貨店,販售零嘴、玩具等雜貨。果協附近尚有宣武、嘉新、商協等眷村,附近有忠義國小、聯勤托兒所供學齡子女就學,眷村間與大寮區居民相處融洽,鮮少有省籍情結衝突。因為早期軍人待遇微薄,眷村生活困苦,雖有眷糧,仍供不應求。因此,眷村內這家借米、那家借鹽亦是常有之事
,眷戶多至工廠上班,甚或至外地發展,因本區地勢較高,排水系統良好,且眷村位置良好,交通便利,村民間相處和睦,因此雖然物資困乏,生活刻苦,但眷民們對眷村均有著濃烈的歸屬感。 當初國民政府大量興建眷村,主要為安置政府播遷來台後的國軍眷屬,因成員大多係大陸來台者,在當年「反攻大陸」的政治號召下,並沒有把台灣當作久居之地,加上當時社會資源不充裕下,因此在興建眷村時,使用的建材多屬克難、臨時性質。後因房屋使用年限久遠,當年使用材料經過風吹雨打、折舊損耗,所以經常不斷修建,甚至有居民自行增建或改建以滿足生活空間的需要。此外,隨著物換星移,因通婚的關係,眷村第一代有三分之二的男性跟河洛人、客家人、原住
民的女孩結婚,而產生融合;眷村第二代、第三代族群融合後,向外發展的趨勢應運而生,使得眷村人口不斷消長。 每當我們進入眷村大門前,一定可以看到村口設置的牌坊,這牌坊不是為紀念某一先賢烈士,而是眷民的精神象徵,以作為認同的起點。初期,在竹籬笆裏「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政策下,沒有長期定居的準備,至60年以後,眷舍的興建改為「眷必歸村、戶必歸村」的管理基礎,而有依軍階配住的原則,人用稻草、茅草及蘆草和竹或土蓋成竹仔腳厝,慢慢演變成用石頭砌成的牢固房子,以前的木造眷舍也改建成二樓平台。 80年本區眷村為配合陸軍第8軍團整村整建計劃,由第8軍團招商並出資30萬元,餘額則由
各眷戶自籌補足,爰於83年(西元1994年)完成改建,在當時可說是不錯的居住環境,但後來仍不符生活所需,老舊眷村改建乃情勢所需之必要過程,本區眷村,國防部自94年起,配合軍備局眷村搬遷計畫,補助村民辦理原住戶輔助購宅貸款及違建戶拆遷費,使眷戶們能有新的安身處所,目前眷村裏的眷戶大多已完成搬遷,無不期望眷改後,能展現本區耳目一新的居住環境。 另為因應高雄市都市計劃細部規劃,本區變更為住一、住二、公園設施用地,將蛻變為大寮區人口茂盛精華優質住宅區,更將承先啟後營造為現代化都市新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