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和南勢角的「飛駝二村」下水道系統設計不全,幾乎每逢大雨必定淹水,於是展開改建計畫,民國72年建成四層樓房的集合式住宅,並更名為「飛駝新城」,附設有籃球場、診療室和交誼廳。 現住「飛駝新城」的么萍女士於民國66年入住「飛駝二村」,當時每逢西北雨、颱風必定淹水,冰箱、床舖都要墊高,腳時常泡在水中,是對「飛駝二村」最深刻的記憶,她說,在此居住的人,腳部多有黴菌感染的問題,當時惡劣的居住環境可見一斑。 么女士的先生是軍人,她回憶居住「飛駝二村」的日子,早年軍人待遇不佳,生活相當困苦,她除了照顧孩子外,還會在家做手工貼補家用,甚至向鄰居借錢買牛奶給孩子喝,醬油炒米也可以當做一餐。「飛駝二村」居
住空間狹小,每戶只有十多坪,一個房間,當時生活雖然窮困,生活卻很單純,下午時刻大家會推著小孩外出走走,滿溢著人情味。「我家門前有小河」中的場景,是每位住過「飛駝二村」的居民最深刻的記憶,大自然就是孩子們的遊樂空間。 「飛駝新城」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忠孝街,是以「飛駝二村」為基地改建,於民國72年興建完成,主要由「飛駝一村」及「飛駝二村」住戶合併而成,共計520戶。現在「飛駝新城」的住戶,雖不像以前每逢大雨就擔心家中變成水池,居住品質亦已大幅改善,然而小時候溫馨的眷村生活,以及「我家門前有小河」的美好景致,如今卻成為「飛駝二村」原住戶們的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