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嘉義眷村長大的王偉忠,一直到唸大學後才離開故鄉,暫別伴他成長的“建國二村”,留下老母親一人承續著過世的老伴忠貞愛國的精神堅守在眷村老家,直到今年(民國九十四年)七、八月才搬遷到國宅,因為十月份“建國二村”即將拆除,正式成為歷史名詞。 「眷村的生活,具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而當一個人潛在的力量大於外在的學習時,許多想法就會強烈的一直在腦海裡翻攪。」創意鬼才王偉忠如此表示,並深信其現在的成就和自己眷村背景有著絕對的關係。因為眷村雖小卻是個來自各省各地文化的大熔爐,其風俗習慣、人情事故…等,各方面都非常濃郁,而從小對於人、物以及環境甚為敏銳的王偉忠來說,眷村老家有著說不完的故事,而創意
不外乎生活取材、人情世故,所以浸淫其中體會也特別深刻,日積月累倒也提供了不少創作上的助益。 最令人好奇的是,滿腦子創意的王偉忠,而眷村生活又是那麼多采多姿,小王偉忠會不會是眷村裡最令人頭痛的人物?然而王偉忠本人卻是完全否認,其實,小時候的他是既動也靜。動的時候,眷村裡所有能玩的都玩過,靜的時候則喜歡看些課外讀物,尤其是漫畫書,「漫畫對我現在創作時的各種思考、畫面構成,其實是有很大的影響。」即使小時候還因不准看漫畫書,常被大人抓到偷看漫畫書而遭到一頓毒打,王偉忠仍無怨無悔地這麼認為。除了喜歡閱讀,眷村時代的王偉忠最熱衷的還是畫畫,只要手中握著一支粉筆,眷村的紅磚牆或是教室的黑板上,總會留
下一幅幅屬於自己的故事,就像現在的工作一樣,只不過那些源源不絕、從未停歇的靈感,已是搬上螢光幕上,一齣齣叫好又叫座的劇本了。 過去眷村歲月的種種,時時刻刻觸動著感情豐沛的王偉忠,對於眷村,他表達了一段刻畫入骨的敘述:「眷村代表的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一次重大遷移,也是個相當罕見的特殊的現象,對於這樣一個難得的經驗,我有幸能夠躬逢其盛,回味再三且仍樂此不疲。當初,幾十萬陸海空軍弟兄,攜家帶眷的來到台灣,從不適應到適應,到最後把台灣當成自己的家,並帶來了中國各地的習俗,豐富了這兒的文化,讓台灣變得更美。在這樣的過程中,波折難免,比如說強烈的族群問題等等,有些人走不出竹籬笆,也有很多人走了出去,
融合成為台灣社會的一分子。所以說眷村讓我感觸良多,這些老兵當年離鄉背井,過程是何等的艱辛,如今又遭遇到台灣獨立、正名的問題,台灣,對於這群曾以自己生命捍衛過的老兵們來說,真是情何以堪啊!」。 最後,這位平日在螢光幕後擅長以嘻笑怒罵的手法,痛快地誘導出人生百態的創意才子-王偉忠,特別語重心長地口吻告訴我們「歷史與文化是經由涓滴成河的記錄,才能一覽文化的全貌。眷村文化在台灣無庸置疑地是一段極珍貴的片段,此刻,在眾目睽睽之下已將走入歷史,緬懷過去,心懷感恩,特別是有我童年身影的故鄉-建國二村,我不斷地叮嚀自己要為“她”作些什麼。」。於是,長達兩年的“建國二村”紀錄片拍攝,終於及時地在那最後一
道竹籬笆傾倒前,大功告成。很快地你我將有幸,能夠一起來用心閱讀王偉忠眷村老家的一草一木,並讓那兒的故事隨著你我口耳相傳,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