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閱讀眷村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名人話家常

『眷村』--這個特殊時空下的產物,雖說是時代的悲劇,卻成了中華文化的大熔爐;眷村子弟在此多元文化的薰染下,在台灣各個角落開花結果,也讓我們認識到多元文化是一種珍貴的資產,因為多元而為台灣激盪出豐沛的人文色彩。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
:::
放大
輝映大時代的人性善意-高信譚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輝映大時代的人性善意-高信譚
高信譚

輝映大時代的人性善意-高信譚

基本資料
河南武安人,民國33年生於陝西西安。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系研究。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時報出版公司、時報周刊、現代文學、人間雜誌總編輯,以及中時晚報社長、上秦企業公司董事長、香港明報企業集團編務總裁等。
雖非軍中人,卻含眷村情。 從母親帶著他們搭上成都最後一班來台軍機開始,高信疆一家人,就展開「逐眷村而居」的生活。 因為烽火連天的抗戰以及後來的國共內戰時期,行醫的母親對空軍眷屬的善心照應,自此, 偌大眷村中永遠有高家的一席之地。 高家一家人和空軍眷村的故事,輝映著大時代的一片人性善意。 力倡鄉土文學,認同台灣土地的高信疆,也是力持中國文化,保存傳統根基的高信疆。 長年的文化引領工作,眷村是他源遠流長的源頭。 我雖然不是軍人子弟,但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是離不開眷村。 民國三十三年,父親擔任西北移民處處長時,在任內殉職。母親帶著五個子女,在戰亂中掙扎著生活,所幸母親畢業於河南
放大
輝映大時代的人性善意-高信譚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輝映大時代的人性善意-高信譚
高信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