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海光六村」是我小時候住的地方—也是我永難忘懷的家,和一般眷村不一樣的是,從中美三街到九街有一批台肥七廠的日式房舍,當時住在這裡的是陸、海、空的軍士官及台肥廠的員工,大家有緣份成為鄰居,不分軍種、職業,彼此守望相助、相依相存,那種濃郁的情意與相互串門子的日子,到今天仍令人記憶猶新。
「海光六村」的石柱在民國六十幾年,矗立在「中美三街」街口那一刻起,我們有了更鮮明的「家」的標誌,對那些當年少小離家、投身軍旅的父執輩們來說,心中真是無限感慨,這個石柱就象徵著,從此我們有了安定的「家」一般。我們的父親、外公,都是遠從大陸到台灣,這幾十年來從無到有,從安家落戶到與妻兒打拼共築家園,這些酸甜苦辣的人生歷程,成了他們津津樂道之事,卻掩不住感傷的記憶啊! 在當年天真無邪的孩提時代,眷村的日子卻是多采多姿的,每每想到這裡,以往的畫面便一幕幕的呈現,在那個青澀的年代,我們玩跳房子、官兵捉強盜、打棒球、爬樹、偷摘芭樂、和住在對面竹林裡的本省籍孩子大打煙火戰等,現在想想,令人不禁莞爾,卻也是
彌足珍貴的回憶,有時候在路上遇到小時的鄰居,話說當年前塵往事,仍能又說又笑的聊上大半天呢! 我幼稚園讀的是空軍附幼,小學念的是鑄強國小(為空軍總司令部附設花蓮空軍子弟小學的前身),教室先後借用過明恥國小和台肥公司宿舍等場地,旋即選定花蓮市順興路67號為校址,都在中美三街路上,所以從小我們上學都很方便。那時學校的學生,有來自榮工處員工的子女,在當時他們是代表國家出國比賽棒球的小英雄,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出國比賽,只要有轉播,即使是半夜,身為同學的我們,一定會爬起來,睡眼惺忪的為他們加油喔! 在當時物資不豐的年代,眷村媽媽們各個都身懷好廚藝,隔壁的王媽媽最會製作魚肉乾,四街蔣媽媽的泡菜最夠味,外
婆的麵疙瘩超級美味,而爸媽做的包子、饅頭,更是我們放學返家,最愛吃的點心,到現在都還令人回味無窮。此外,小時候最喜歡帶著弟弟妹妹到處串門子,在三街玩遊戲、到四街找同學聊天、去五街按了門鈴就跑,甚至到七街找同學媽媽吃搖搖冰……等,述說不盡「海光六村」甜蜜的往事,真的好懷念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對這個像大家庭般的眷村,我們始終有著特別的、強烈的、難以忘懷的情愫。 現在偶爾重回中美三街,雖然日式房舍早已被拆除,並圍上圍牆,然而站在那裡,眼前卻仍清晰呈現出當時中美三街33號--我家的一景一物,門前的竹籬笆、空心磚牆、可愛的小木門、好吃的紅心木瓜樹、清香的茉莉花、冬暖夏涼的榻榻米、防颱板等。此刻,我
的記憶仍然停留在時空的隧道裡,腦海的記憶歷歷在目,濃濃的感情也常駐心頭。當我左手牽著兒子的小手,臨走時,竟不自覺地舉起右手,指著前方說—這裡是媽媽小時候擁有許多美麗回憶的「家」--「海光六村之中美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