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說「時光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當眷村要改建時,家家戶戶忙著搬遷的時刻,離愁漸漸湧現,心中五味雜陳,這兒是我從小成長編織夢想的地方,如今,卻只有「萬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的感觸。 我的童年是多彩多姿、豐富且甜蜜的。南台灣熱情的陽光,孕育出我們開朗熱忱的個性,回想當時不曾有課業壓力,大家都是快樂的上學,放學或假日時一定三、五成群到小溪中抓魚、撿拾蛤蜊,在草地上灌蟋蟀,更是小朋友們最熱衷的事。當然大家更會在雨後,拿著圓鍬挖泥土中的蚯蚓,帶回家讓媽媽餵雞、鴨吃;當牠們漸漸圓潤時,將成為我們的盤中飧。當時家家戶戶都有庭院,大家會種些蔬菜、果樹;我家
就有一棵龍眼樹,前十年它都不曾開花結果,全家人就抱怨爸爸怎麼那麼不識貨,種的是「公」樹!然而至第十一年,哇!龍眼一串串,大家興奮不已,成熟時,反而捨不得採下來吃了。 晚餐後,大家搬張椅子到庭院乘涼,微風徐徐、明月在天,鄰居們圍坐在一起,天南地北、縱情談笑,孩子們在寬闊平坦的場地上奔跑、嬉戲,好一幅闔「村」歡樂的景象。夜深了,回到屋內,然後在蛙聲蟲鳴中酣然入夢鄉。 眷村中,各家有不同的手藝,張伯伯會做鮮肉包、李大嬸的蔥油餅最香脆、金奶奶的蛋黃麵最Q、何媽媽的醃漬菜最嗆鼻、、、,記憶中,這些麵食品都不需外買,各家常常做,且一定會分食左鄰右舍。當然我們最期盼的是「過新年」,因為一年中只有此時才有
新衣、新鞋穿,凌晨四點不到一定出門拜年,恭喜聲、鞭炮聲,歡樂聲不絕於耳。村長更會請軍中袍澤來舞龍舞獅助興,有糖果、有紅包、有豐盛的年菜,這就是我們最期盼、最奢侈的時光。 然而眷村的童年,一部腳踏車、一張張愉悅而充實的歡顏,光著腳ㄚ,踩在夕陽裡的頑童,呼吸著那沒有受到污染的新鮮空氣,至今我仍依戀那溫馨的竹籬笆,這像一幕幕剪影般,不停的從眼簾飛過,歡樂點滴,累積在心田,成為?渺不可及的追憶。昨日、今日、明日的眷村,構成了時間三部曲,它象徵過去、現在和未來。昨日令人眷戀;今日使人醒悟;明日讓人期盼。而今所有的一切都已變成一種成長的痕跡,只能在一段一段過去的時光裡,品味著一段一段不同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