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在一般人眼中是外省族群,當年隨著政府播遷來台暫時居住的棲身之地,然而隨著時空之變化,物換之星移,目前眷村的型態已漸沒落,甚至消失於無形,以往眷村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只有在腦海中勾起哪麼一絲絲回憶。 就以新竹縣新豐鄉一個不起眼的眷村來說,全村大概40~50戶人家,每戶都是從大陸各個不同省份及不同單位聚集在此,有不同的各省方言,不同的生活習慣,其中首推「四川話」最流行,幾乎每個人從大人至小孩都能說上幾句,尤其「硬是要得」最為街坊鄰居拿來稱讚別家小孩乖巧用功考上大學鼓勵之用。 眷村早期的生活,物資缺乏,家徒四壁,在簡陋的房舍內硬擠了七,八口人,就靠軍中微薄薪水養家餬口,柴米油鹽醬醋茶處處捉
襟見肘,今天要等明天,明天要等後天,有時就靠左鄰右舍婆婆媽媽們相互走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東家煮的紅燒肉,西家蒸的包子饅頭,全端上桌,大家共享一頓溫馨的飯菜,不知溫暖了眷村多少人的心,遇到那家小孩生病,沒錢醫病,厝邊隔壁只要知道,一家傳一家,大家籌錢,趕快送醫,救命要緊,這種家天下,無為忘我,大愛的精神,實非現今社會能比擬。 眷村袍澤情同手足,親如姊妹,有苦有難,同甘共苦,大家相互扶持,共渡難關,如今眷村隨政府德政逐一改建成國宅,往日的袍澤住進了水泥叢林,昔日的溫馨場面隨時空改變,眷村的變遷亦不復見,這多少使我們有些惋惜,緬懷過去,只有在記憶裡回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