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內壢眷村出生的,直到23歲那年父母搬到了台北新店,就這樣一幌30年。然而,總覺得臺北的不是我的故鄉,也許從來沒有離開過這裏,也缺少懷鄉的淡淡情愁,這裡更沒有魂牽夢縈思念的兒時舊識;這些年來,總會找機會回眷村看看,尋找眷村裡的舊時玩伴、同學,儘管已經離開那麼多年,彼此早已沒有共同的話題與交集,總希望在他們身上找回一些舊時的記憶。 我住的眷村叫做「篤行五村」,是由居廣、居敬及篤行等三個村子合在一起的大眷村,統稱為「居廣新村」。小時候,一直覺得我們村子好大,而那條貫穿全村的「大馬路」是全村聚會的活動中心,更是小販及農民們一大早的叫賣中心,好不熱鬧!過了中午,馬路的泥巴地就成為我們這些
孩子的遊戲場,內容總不外乎打彈珠、圓紙牌、射橡皮筋、播紅阿標;但奇怪的是,這些遊戲我們總是一玩再玩,週而復始。尤其,寒暑假或星期假日,大馬路更是熱鬧了,到了日落西山,人群還不散去,這時就會有媽媽找孩子回家吃飯,並出現追著孩子跑的有趣畫面。 盛夏時分,村子旁的池塘及石門大圳是我們消暑的最佳去處,不管是田埂旁曬的蘿蔔乾,還是鄰居家院裡結實纍纍的果子,都成為我們午後的點心。秋收後的稻田,是我們打泥巴仗的戰場,及燒烤食物的「廚房」,一群人就恣意地坐在田埂上,看著縷縷炊煙,聞著野草清香,咬著剛剛烤熟的蕃薯、鄰居家剪來的香腸,還有偷偷釣來的新鮮烤魚!仲夏夜裡,大院子裡微風徐徐,大人、小孩都喜歡一
起乘涼,活靈活現講著家鄉鬼故事,記憶最深刻的是隔壁伯伯的「廁所出現毛手」的故事,嚇得我好一陣子都不敢獨自上廁所,童年,就在這樣快樂的時光中渡過。 眷村是一個富人情味的地方,左右鄰居來自大江南北,說起話來南腔北調,我同學陳00住我家隔壁,他的父母親操著一口廣東鄉音,嗓門又大,但他說些啥我卻從沒聽懂過。由於棟棟相連,戶戶相對,大家感情都很好,彼此相互照應,也經常發生爭吵,但總是沒幾天又合好如初。隔壁的媽媽永遠記得將做好的包子、花捲讓我們分享,媽媽也學會了一手做麵點好手藝,到了過節、過年,母親也會將她拿手包粽子、醃製臘味的技巧傳授給大家,到現在還好懷念一群媽媽們圍在一起做手工、包粽子、做年
糕的情景!記得我們搬出眷村的那天,一群媽媽抱在一起哭紅了眼,聲聲叮囑保重,像嫁女兒一樣萬般不捨,畢竟是20年的朝夕相處啊,這吵吵鬧鬧、相互扶持之下所建立的情誼多麼深厚! 前些時間聽說村子要拆遷了,一直想找時間回去照些相片留念,但總俗事纏身,始終未能成行,上上個禮拜天,在爬山的路上遇到大雨,忽然靈光一閃,直奔昔日我的故鄉、我的家,看到眷村舊房舍已全部拆除,填為平地,一片空曠,四周圍上圍籬,尋著那條斑剝的「大馬路」,尋找到舊日老家遺址,但卻找不到一點昔日遺跡。帶回來一袋泥土,栽下前些日子在花市買的五彩楓樹,看著雨水順著楓葉滴在泥土裡,似乎又回到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