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人成長記憶中,左鄰右舍間親密的吆喝、吵雜,與燒菜、打牌的「活的」聲音與色彩,已不復見。眷村是眷村人成長的地方,是台灣發展史中,中國人口大遷移的一項歷史見證,是我們緬懷這段歷史的共同記憶。
在臺南市永康區街巷中,有一處特別的存在—永康彩繪眷村。它不僅僅是塊繽紛牆面的集合,更是承載歷史記憶、情感溫度與時代足跡的生活博物館。
永康眷村原為榮民落腳居所,自民國四十年代起,在此落地生根,攜家帶眷、開枝散葉。這裡記錄了無數家庭的奮鬥與成長,也見證了國家在動盪時期對榮民的庇護與安置。
透過彩繪,我們不只是在保存一個社區的樣貌,更是對榮民表達深深敬意與感謝的方式。謝謝你們,為這塊土地帶來不屈不撓的精神與豐厚的人文底蘊。
期望透過這樣的保存與轉化,讓下一代記住這些在時代洪流中曾經堅守崗位的長者,也讓我們在快速變遷的世界裡,仍能找到一塊屬於臺灣人共同記憶的心靈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