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閱讀眷村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竹籬笆的故事

眷村人成長記憶中,左鄰右舍間親密的吆喝、吵雜,與燒菜、打牌的「活的」聲音與色彩,已不復見。眷村是眷村人成長的地方,是台灣發展史中,中國人口大遷移的一項歷史見證,是我們緬懷這段歷史的共同記憶。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
:::
放大
眷改的重要課題:『保存眷村文化』

眷改的重要課題:『保存眷村文化』

作者:嘉義市議員陳文齡先生(摘錄「戀戀眷村情」)
嘉義市眷村曾是空軍英雄高志航眷屬居住地,嘉義市政府府曾向國防部提出眷村文化保存計畫,卻未獲採用,市議員陳文齡質詢,認為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應負責,他並希望市府繼續爭取嘉義市經國新城2間空屋成為眷村文物展示所。 眷村文化在嘉義市早期發展扮演重要角色,後來建國二村、復興新村等拆遷改建,眷戶搬到新建的經國新城,陳文齡說,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參加改建前,由市府文化局協助保存歷史建築,並將新生路原建國二村的4棟舊建物規劃成眷村文物館,向國防部爭取建置經費,卻未獲通過,沒成功的原因是保留面積過少。 嘉義市文化局指出,此次向國防部申請,全國規劃成5個區域,嘉義市屬於中區,但每個區域最多只能
放大
眷改的重要課題:『保存眷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