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閱讀眷村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竹籬笆的故事

眷村人成長記憶中,左鄰右舍間親密的吆喝、吵雜,與燒菜、打牌的「活的」聲音與色彩,已不復見。眷村是眷村人成長的地方,是台灣發展史中,中國人口大遷移的一項歷史見證,是我們緬懷這段歷史的共同記憶。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
:::
放大
龜山鄉千禧新城大榕樹旁眷村故事館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龜山鄉千禧新城大榕樹旁眷村故事館
眷村故事館全景
眷村故事館

龜山鄉千禧新城大榕樹旁眷村故事館

作者:桃園縣桃籽園文化協會
民國38年左右,自大陸來台的三軍將士們,在當時歷史因素的影響下被迫移居台灣。為安置這一群士兵及其眷屬的居住問題,一個個「眷村」應運而生,這種非血緣關係,卻緊密相連的眷村文化,遂漸漸成形。 根據桃園縣桃籽園文化協會進行「田野調查」(Field research)後分析,當時,將士們為了兼顧任務執行和眷屬的安全,紛紛就近尋找居住地,而桃園因離政治中心--台北市很近,又靠近大園軍事機場,成為軍眷們居住地首選之一。有一群原本住在桃園機場旁的空軍眷屬,開始遷移到龜山鄉,逐步形成人口鱗集的「建國一村」。 隨著時光流轉,龜山鄉共建立了9個眷村社區,包括陸光二村、陸光三村、建國一村、克勤新村
放大
龜山鄉千禧新城大榕樹旁眷村故事館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龜山鄉千禧新城大榕樹旁眷村故事館
眷村故事館全景
眷村故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