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游擊戰
作者:王玉白
撰稿人:王玉白
當年服務單位:71軍87師261團
民國30年 - 32年
玉白於民國三十年秋,接任陸軍第七十一軍八十七師二六一團第七連連長之後,率兵先後參與晉南抗日戰爭、青海甘肅平定回匪戰爭、四川鎮壓政變等。至三十一年五月,日軍南進攻佔越南、緬甸後,繼之向我雲南西境之芒市龍陵進犯,並有日軍千餘人已衝過怒江惠通橋攻進保山縣境。際此國局危急關頭,玉白又率連隨師乘汽車從重慶連夜馳赴雲南省保山縣怒江東岸,猛烈迎擊來侵日軍.予以重大打擊後,日軍受創乃龜縮怒江西岸,築城固守,防我反攻,並切斷中緬、中印兩條公路,斷絕我國抗戰外援,從此我與日軍隔江對峙。
至六月初,我軍為搜集敵區情報、襲擾日軍據點、破壞
敵區交通、鼓舞抗日民心,乃命八十七師二六一團第九連(連長為陸季平上尉)乘隙渡往怒江西岸,深入日軍佔領區,展開游擊作戰。只因地形不熟,戰術保守,運籌失宜,與日本接戰後蒙受重大傷亡,游擊未及兩月,即奉命撤返江東保山縣施甸附近作預備隊,並藉機補充裝備,休養身心。此時玉白正率第七連防守怒江防線最南端打黑渡陣地及江防(此打黑渡即三國誌中所云:「諸葛亮征南蠻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七擒孟獲」一役,諸葛亮率軍渡江之渡口,今日山崖上尚刻有「諸葛孔明渡瀘處」字跡),且在守備此地以來三次擊退日軍偷襲,曾受上級嘉獎。至九月中旬接奉營團長電話指示,飭令準備過江去打游擊,九月二十日奉上級書面命令。
命令要點如下:
(一)龍芒地區日軍近來除積極加強防禦工事,阻擾我軍反攻外,並征集民夫充實械彈,似有伺機渡江東犯企圖。 (二)偵察敵軍動向、探悉敵軍部署、暸解敵軍裝備、鼓舞抗日民心,以利我軍攻防作戰,實為當務之急。
(三)著命該連西渡怒江,深入敵區展開游擊活動,相機襲擊日軍,搜集有關情報,並隨時將敵區有關情況報告營團,以便反應師軍參考。
(四)該連將打黑渡防務交由第八連接替,十月一日以前作好渡江準備事宜,十月三日西渡怒江
,進入敵區展開游擊行動。 一、渡江前之準備工作
本連奉到上述渡江游擊命令時,距渡江西進時間只有十一天,為完滿達成作戰任務,乃積極展開各項準備工作:
(一)研究渡江地點:為保持高度機密,作到出敵不意,免敵派兵圍堵,以策連的安全,免蹈往日游擊部隊慘遭不幸的覆轍,經詳細研究,乃決定從打黑渡以南八十里處深山密林、荒無人煙、且怒江西岸一片荒山密林之三江口附近偷渡過江。
(二)準備渡江工具:所謂「怒江」即其兩岸高山、水流湍急、如狂如怒之意,向有「鵝毛落水即沈,片刻難浮」的惡名。自江之兩岸淪為戰場後,
各渡口無人來往,故無任何渡江工具,為使本連能順利渡江,乃發動山區居民代為砍伐山竹,編製渡江竹筏五艘,覓尋善於操運竹筏之漁民十五人,密藏於三江口附近密林中,以供渡江之需。 (三)編印敵區情報資料、繪製敵區詳細地形圖,分發班長以上幹部每人一份,並命其詳閱牢記,以供作戰參考。
(四)派便衣隊隊員至怒江西岸敵區,搜購一般住民平日穿著破舊衣服若干套,分發全連官兵每人一套,於渡江後適時穿著,以隱匿身分,便於伺機奇襲敵人,並確保安全。
(五)向軍需部門及軍醫單位
,領取給養十日份、彈藥兩個基數、醫藥及裹傷用品若干,隨連攜帶備用。
(六)參照過去其他連隊渡江游擊經驗及敵區敵情地形,研究渡江游擊戰術,確定避免正規戰、正面戰、膠著戰、持久戰、被動戰;盡量窺破戰機,利用天時地利,對敵人實行機動戰、奇襲戰、埋伏戰、夜襲戰、偷襲戰、誘敵戰、欺敵戰等戰術以打擊日軍,並依據此一戰術原則,編印簡單教材,教育全連官兵。 (七)派便衣隊人員先行渡江搜集所需情報,在敵區籌設連絡點站和情報網等,並與敵區地方村鎮幹部研商軍需(糧米蔬菜臨時住軍等)供應事宜。 二、西渡怒江展開游擊行動
十
月三日早晨五時,十五漁民將五艘竹筏從密林搬運至三江口渡河點,隨後玉白於五時三十分,率全連官兵一百二十人及糧彈等到達渡口,六時天露曙光,即令先遣排登筏西渡,立即推進至山腰佔領陣地,掩護連之主力渡江,而其他官兵分兩梯次,至八時五十分渡江完畢,然後以戰鬥態勢推進至山區,聽取便衣隊員及幾位線民的情況報告,參考敵情地形決定而後行動。 (一)初期作戰概要
十月三日渡過怒江後,先進入三江口至囊洒間之高山區,根據情況判斷,蚌渺至芒市間多為高山峻嶺,而且山谷縱橫叢林密佈,易於隱匿行蹤和游擊,於是決定以此地區為我連游擊基地,將部隊推進至甘寨、楊家寨地區,先分派便衣隊和怒西線民向
龍陵、芒市等地打探敵情,然後伺機向龍陵東南及芒市地區展開游擊行動。當我連於十月九日推進至囊洒附近時,日軍已派兵分頭進佔怒江西岸各渡口,對怒江全線嚴密封鎖,同時日軍自黃草埧、龍陵城派兵三路,分頭向怒江西岸攻擊前進,其目的是要將我連閉鎖於怒江西岸而殲滅之。如此一來,本連從此與上級長官完全失去連絡,形成孤軍奮鬥的局面,為因應此一危局,玉白決定採取「遠避敵鋒,乘隙進擊」戰術,不餒不畏,尋隙進攻,於是經甘寨、象達、竹埧等地,於十月十三日開始,逐次夜襲日軍要點之芒市飛機場、龍陵封家坡、張金山、黃草埧、廣林坡及日軍左翼派遣中隊等,尤其於十月三十日拂曉設伏奇襲日軍左翼派遣中隊時,對日軍造成高度的驚恐和輕度的傷
亡,從此日軍提高警覺並加強對我連分頭追擊。我為避免傷亡及減緩日軍之進擊行動,乃遠離龍陵日軍陣地,潛入遙遠之楊家寨以南深山密林中,以隱匿行蹤,確保安全,休息身心,並籌謀下一波段之游擊計畫。 (二)第二期作戰概要
自十月以來,日軍對我怒江西岸之游擊隊,感受到很大的威脅,例如其滇緬交通常受阻擾、邊緣軍事據點常受襲擊,民間抗日情緒日漸高昂、徵調民間夫役日趨困難等。尤其駐守滇西戰場之日軍第五十六師團,有隨時奉命東渡怒江,進攻保山直取昆明,以摧毀我西南遠征軍根據地的可能,惟當前的怒江西岸各游擊隊是妨礙其末來執行東進任務的最大絆腳石,所以玉白的游擊連和朱嘉錫的游擊支隊等,
在日軍第五十六師團長河邊正夫中將的心目中,是必欲去之而後安的眼中釘,所以不斷派兵對我們攻擊,甚至派出三四個單位(多半以一加強中隊為一單位)對我連分進合擊。而我連奉命過江之任務,是要偵察敵情、襲擾日軍、振奮民心等,雖然怒江全線已被日軍嚴密封鎖,使我連無法與上級指揮官連絡,不能接到上級作戰指導命令以應困局,但仍應本於基本任務自我處斷,巧於運用游擊謀略,對敵展開游擊行動。所以在離敵偏遠之深山密林中整頓休息二十幾天後,乃於十一月底離山北進,向龍陵和滇緬公路以北地區挺進,以出敵不意的奇襲、設伏等戰術,對敵軍小部隊、後勤車輛、小型據點等展開攻擊,有時以班排為單位,分頭進擊,對多處目標襲擾,使敵人應接不暇,
自十二月初以來,本連游擊行動概要如下: 1.十二月九日傍晚約下午六時半,乘陰雨濛濛之黃昏,通過密林向據守打黑渡日軍陣地側背奇襲,日軍倉皇應戰,待其進入陣地後,我連即向密林撤退,日軍損失如何?不得而知。
2.十二月中旬,我連隱匿二埧頭山區密林伺機行動,偵知日軍派遣部隊自龍陵向怒江邊前進,乃於十一月十八日夜挺進至河邊寨山坡叢林中埋伏,至十九日傍晚日軍行至山坡前,我連第三排以猛烈火力射擊,奈因射擊過早,只給日軍些微損失,待敵準備反擊,我連迅速撤入密林遠離戰場。
3.我連在河邊寨伏擊日軍後,日軍誤以為我連逃向怒江邊,乃向怒江岸追擊前進,我連乘
虛推進至滇緬公路南側施子大坡山麓密林中,於十二月廿八日傍晚,有日本運補給養之軍車四輛,由西向東行駛,行至山坡前我連予以伏擊,各車被擊停於路中,待日兵下車應戰,我連迅即後撤。
4.我連在施子大坡伏擊日本軍車後,為免日本由龍陵派軍進擊,乃立即鑽進麻石樑子山區,從密林中繞道馳赴老廟坡深山中潛伏,至三十二年元月中旬,探知日軍派遣中隊將掃蕩目標集中於怒江沿岸,且已接近怒江邊,於是我連有機可乘,乃以排為單位兵分三路,分頭向龍陵外圍對騰龍橋、邦腊掌、猛連坡之日軍外圍據點奇襲。為保我連安全
,作短暫奇襲後,迅速乘夜向騰衝方向山區轉進,全連集中荒無人煙之深山中,策謀下一階段游擊行動。 (三)第三期作戰概要
我連在離龍陵城東北方七十里遠之騰龍山區隱匿休息十多日,於二月初偵悉日本軍各派遣中隊未能追逐到我連之行蹤,乃分頭撤回龍陵城防,於是怒江以西至龍陵城之聞形成真空狀態,我連以為此乃揮軍南下,展開下一階段游擊行動之良機,於是離開騰龍山區,在二月六日深夜推進至太平子;七日拂曉奇襲敵猛連寨前進據點,迅即撤退至麻石樑子山區內;二月十日夜乘雨潛進至風吹啞口附近,在滇緬公路南側山腳密林中埋伏,等到天明在濛濛細雨中奇襲日軍運補汽車隊,然後從風吹啞口經三台坡、回頭坡
、香菇嶺山區,馳赴二頭山高山密林中隱匿行蹤,伺機向怒江沿岸展開游擊行動;本連於二月十二日傍晚前進至蚌渺村西郊二里處,出乎意料之外的與日軍第五十六師團第一一三聯隊第三大隊第一中隊(由俘獲敵軍文件中得知此一番號)相遭遇,經我前進搜索班與敵接觸時以步機槍猛射日軍以阻其前進,同時向我連之主力示警,以便速採行動。當時本連為避免與敵人正面作戰,乃迅速循山坡小徑退入二埧頭深山,日軍對我追擊至半山,即退回至蚌渺村住宿。玉白經研判,認為敵人必定以為我連膽小怕戰,逃入深山躲避日軍,故敵明日早晨離村西進時,必然粗心大意疏於戒備,此一情況正是我連巧計埋伏、痛殲敵人的大好機會。於是召集班排長研商次日設伏奇襲日軍計劃,決
定由當地山民作嚮導,於深夜循高山小徑,繞道迂迴至距蚌渺村西端三里處南山坡埋伏佈陣,待機奇襲日軍,概以此處為七十五度斜坡之高山密林山坡,坡邊為一河岸壁立、水流湍急的小河,河對岸岸邊即為日軍次日西進必經之鄉村道路,如在此埋伏擊敵,日軍只有挨打之份,絕無還手之力。本連依此計劃於二月十三日晨五時即在此山坡佔領伏擊陣地,等到七時十分,日軍以二路縱隊行軍隊形,在毫無戒備之下搖擺西進,行至我連火網內,在玉白一個信號彈發出後,全連官兵發揮最大火力奇襲日軍,連山坡最高處之官兵,都猛投手榴彈至敵群,在短短五分鐘內發射槍彈三千顆、槍榴彈五十顆、手榴彈一百二十顆,在我連一陣如狂風暴雨般的猛烈奇襲後,日軍除後尾的八九名
士兵逃脫外,其餘近百官兵全被擊斃在我陣地前,其中雖有少數敵人舉槍還擊,均被我官兵立即予以射殺,我連怕其他由江邊後之日軍趕來應戰,於被殲日軍全部絕命後,乃循山中小徑躲進深山密林,經檢點我連只陣亡槍兵兩名。戰鬥結束後日軍並未派兵來接應,於是我連潛伏在戰鬥場地附近之便衣隊人員會同當地居民,共同清理戰場結果,日軍官兵遺屍一○三具,俘獲日軍步、機、手槍九五枝、鋼盔九十頂、騾馬十八匹,和許多彈藥軍品文書等。
本連於蚌渺西山坡設伏奇襲日軍大獲全勝後,為避免日軍派兵來包圍攻擊,乃迅速向南挺進,隱跡於囊洒以南深山密林中,據報日軍已完全撤回龍陵,其怒江封鎖線亦完全撤除,玉白乃乘機派便衣隊員
兩組東渡怒江,向上級報告游擊作戰戰報及龍芒敵情,當便衣人員返回本連時,帶回上級命令,命本連立即撤返怒江東岸休息。本連隨即遵照命令,於二月二十五日從打黑渡過怒江,二月二十六日返抵保山施甸,本連為時五個月之龍芒游擊作戰乃告結束,而創下了史稱奇蹟的奇襲戰果。於本連官兵駐定後,即清理戰果,將俘獲之日軍騾馬、槍枝、械彈、文件資料等呈交上級,旋即受到師長以下各級長官之召宴和嘉獎。 三、結 語
(一)此次本連過江打游擊,在蚌渺巧計設伏奇襲,在幾分鐘內殲滅日軍一中隊,而且本連只陣亡二人,頓時在我駐滇遠征軍內轟動一時,傳為抗戰奇蹟,而「八十七師王連長」
之名亦人人皆知(而今在台灣尚有人提及此名)。且有某些單位邀約玉白前往向其官兵報告作戰經過。
(二)玉白率連過江後,怒江各渡口立即被敵嚴密封鎖,我軍兩岸斷絕音信五個月,於是我軍長官以為本連全被日軍消滅,並舉行過莊嚴的追悼大會,而雲南各報亦以顯著標題予以報導。當我連於三十二年二月從怒江西岸返回東岸,帶回豐碩的戰果後,我軍長官大肆獎勵,並設宴慶功,而雲南各報又以頭號標題大肆宣揚。本連情況在一月之內引發正反兩種風情,又創抗戰奇景,真是殊堪回味!亦是今古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