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歲的李南賢,擁有令人稱羨的個人資產~ 國立師範大學碩士學位。 國立中興大學企管研究所專任教授。 考試院核發的會計師執照。 幸福美滿的家,妻賢、子孝。 一顆充滿希望的心和許多未完成的夢。 民國三十八年。 十一歲的李南賢,帶著父母殷切期望,和鄉叔們離開了家鄉,搭上開往希望之島「臺灣」的船。身無分文,舉目無親,除了一身衣服外,一無所有。 船在金門碼頭靠岸,隨著部隊走到最前吉岡,加入戰事;勝利後,他和鄉叔們一起被編入陸軍第十八軍的人力輸送營,成為中華民國一名小兵。從一無所、目不識丁的一個小小兵,到什麼都有,學養精深的教授,這中間的轉折、變化,有點像神話故事,也像一篇勵志故事,
不同的是,所有情節、細節,純屬實事,都是李南賢以他過人毅力和恆心,加上能吃苦、肯上進的努力,一步步往前走,一級級向上攀,越過一層又一層障礙,克服一次再一次挫折,才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為自己開創出光明亮麗的天空。在李南賢身上,我們看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人,只要立定決心、設定目標,鍥而不捨地去努力,不怕苦、不畏難、不妥協、不放棄,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人生的際遇,實在微妙,而主導一切的,不一定是別人,而多半操縱在自己手裡,即使旁人為你開啟一扇門,走進去,還是要靠自己;不過,在許多情形下,一位啟蒙師,仍具有重要的引導功用。 對李南賢而言,生命中的啟蒙師是
一位好長官,也就是當時的排長杜穎傑。 這位杜排長,仿效歐陽修母親,以沙盤、樹枝代替筆紙,教李南賢學習國字、講國語;並且嚴厲督導、切實執行;在嚴師出高徒的情形下,不僅啟發了一個孩子的求知慾,也奠定了他日後認真學習的態度。沒多久,部隊接受美援的水泥做為建設材料,杜排長便將廢棄的水泥紙袋,裁剪成冊,讓李南賢做為筆記本,解決了缺紙問題,也就在這幾年間,打下了國文基礎。 十五歲時,所屬部隊調往宜蘭的汽車修護排,並接受汽車修護訓練。不久後,部隊又遷至士官學校,正巧附近有一所小學。從小失學的他,看到別的孩子上學
,好生羨慕,就站在教室外旁聽,待學期束後,偷偷撿起學生丟棄的課本,拚命地讀,用心地唸。 民國五十二年,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改變了李南賢的一生,先總統 蔣公為照顧失學官兵,特別提倡隨營補習教育。李南賢立即報名,很快地,他考取了小學同等學歷,並取得正式畢業證書。十五歲拿到第一張畢業證書,在興奮之餘,他並未因此自滿,反而激發了他更上層樓的決心。 於是他開始學習初中的課程,一年左右,再次參加考試,順利取得同等學歷。有了初中學歷,他越發覺得不夠,還有「學然後知不足的」渴望。一般學生唸書,泰半有不錯的讀書環境,然而一個小駕駛想唸書,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但是李南賢卻能利用每一分鐘和每一地點,他將英文
單字,抄在小紙條上,貼在汽車儀表板上、座椅上,以便隨時背、隨時記。就這樣一路苦讀,李南賢再次取得高中同等學歷,下一個目標是軍校;皇天不負苦心人,這個汽車駕駛兵,終於考進政工幹校的政治學系,接受了完整的正統教育,成了一名正式學生。 民國四十八年十月,小小兵不但掛上少尉軍階,而且取得一紙專科畢業證書,被派往裝甲兵第二師,職務是少尉幹事。到此,李南賢的人生,已進入全新的境界,對其他人來說,或許會覺得差不多夠了,但求知若渴的李南賢,仍覺不足,總不甘侷限在已有的範疇裡,而希望更上層樓。就在五十二年時,教育部核准夜間大學成立,李南賢高興的馬上報名,考上了逢甲大學的企管系。 在兩年求學期間,由於
學籍核不准,曾八次被勒令退學,也曾因繳不出學費而一愁莫展。但是,再大的打擊,都打消不了李南賢一心向學的意願。直到被調往陸軍衛生勤務學校任政工官,才不得不暫別學寅。只是,人生許多轉機,常常是另一個新機的開始。調至臺北,雖然無法繼續學業,卻因一個新政令「使戰鬥部隊人員,得以繼續進修」的頒布,使他不但得以再上大學,而且是光明正大的上,不必再為學籍而困擾。 在幾位好友的惡補下,李南賢終於在兩百名競爭者角逐下,金榜題名,考入淡江大學企管三年級插班生,繼續未完成的學業。五十七年,他取得了大學企管學士學位,在同一年,也娶了一位年輕美嬌娘,有了屬於自己的家。 接下來的一年,是李南賢生命中一個重大的
轉捩點,那就是面臨「退、留」之間的抉擇。當時的勤務學校已併入國防醫學院,儘管長官表示希望他繼續留任,但經過長時間思考,很想向生命做另一次挑戰。決定離開長久的軍中生活模式,以所學之企管方面知識到社會裡來發展,試試看自己能力。於是,在五十八年,服務屆滿十年之際,李南賢脫下穿了近十七年的軍服,成為一個具榮民身份的老百姓,五十九年的元月,正式退役。 由於學有專精,退下來之後,他並不曾為前途和工作煩心,在淡江學長提攜下,很快進入一家貿易公司。當時正值越戰期間,公司業務便以採購相關物品為主,於是,會講廣東話又通英文的李南賢,立即受到重用。行伍出身的他,一向自律甚嚴,如今為了工作,必須四處應酬,上酒家
、說假話,這樣的生活,雖然收入豐厚,卻令他十分不安,總覺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寠子。想了想,他決定辭職,換一個合適且較能發揮長才的工作。這一回,他不靠同學幫忙,而是去找淡江的老師。還是老師比較了解他的個性,介紹他到救國團工作,地點是臺中。在五年服務期間,他除全力推展工作外,更大力幫助貧困學生就學,尤其對榮民子女,更是給予最大鼓勵,幫他們申請獎學金,宣導學生進入士校、官校就讀。任何對國家有益的事,他莫不盡全力,只要能為國家做事,他都比別人跑得快。 到了六十四年,他被調往國父紀念館擔任管理組組長,負責接待。也就在那一年,先總統 蔣公崩逝,舉國哀悼,前往國父紀念館瞻仰遺容的民眾成千上萬,整個管理
組人員,不眠不休地負起一切相關事宜。對李南賢而言,能夠為 蔣公服務,實在是他一生最大榮幸,也是最驕傲的一件事,高興都來不及,那裡會覺得累呢?更何況,當他目睹那麼多同胞對 蔣公的愛戴,多少人在靈堂前痛哭,多少人長跪不起時,便越發地告訴自己,千萬不可懈怠,一定要全心全力地做好份內工作。 兩年後,他被調至考選部,由編撰而科長而專門委員到資深秘書。這期間,他除了本身工作外,一直在大學兼課,並且在七十年考入師大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七十九年又考得了會計師執照,成為一名碩士會計師。到了八十二年,他辭去公職,集中全部精力,投注在教學工作上,擔任專任教授,以另一種方式來服務社會、造福人群。 五十七
歲的李南賢,身體硬朗、精神飽滿,和他談話,立刻被他那旺盛的生命力所吸引,聽他訴說這四十多年來的求學過程,整個情緒便隨著起伏,好多次,講到艱苦處,不禁熱淚盈眶。在他臉上,看不出太多歲月的風霜,有的卻是強韌的生命力,以及永不妥協的堅毅,一些軍人特有的果敢、認真氣質。 從一個目不識丁、孤苦無依的小兵,到今天功成名就的教授,李南賢憑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這種求知若渴、永不放棄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更值得所有年輕朋友們學習,尤其是他那種求知若渴、好學不倦的讀書精神,最是難能可貴。 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而所謂「機會」,不過是來自我們內心,只要你希望怎麼樣,全力以赴地去做,並且能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