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國際市場 揚名海外 》10大建設完成後,一方面國內暫時沒有重大工程,另方面因10大建設期間也培養了很多優質的民間公司,他們認為國內所有的大工程幾乎都由榮工處依輔導條例議價條款優先承攬,有壟斷市場之嫌,紛紛透過民意代表向政府施壓。為了減少爭議,榮工處自民國62年起開始向沙國進軍,當時沙烏地可以說是榮工拓展海外業務的黃金市場。除此之外,中東地區,巴林島,約旦、埃及等也都有榮工的足跡,那段期間,榮工的海外工程量曾有兩、三年超越國內。 榮工處在沙國的業務,早期是自道路工程開始,而後逐漸拓展到橋樑、港灣、機場、管
道、建築、工業開發、環保及重大軍事工程等,不僅擴大施工規模,提升技術層面,榮工處RSEA在沙烏地也變成了一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 夏爾降坡道 鬼斧神工 曾先生說,早期工程界都知道,榮工處在沙烏地所完成的夏爾降坡道路工程,是值得引以為傲的一項成就。夏爾降坡道路工程完全在沙國西南部阿布哈高原的陡岩上築路,長度58公里,但坡度陡峻,其上線的14公里,由海拔1980公尺陡降至1200公尺,平均每公里陡降約56公尺,是從一個很高的山上往下降,從山上到海邊,沒有小路可走,且一顆樹也沒有,連要爬都無法爬,那時施工主力來自榮民,總計動用了400多人始克服施工障礙,在千辛萬苦中完成。夏爾降坡道使得原來要繞
道10多小時的路程,縮短為2小時,並被世界道路協會評核為世界最成功的特殊道路工程範例,其工程之艱鉅可見一斑。 承造吉達軍港 獲得美方肯定 吉達是沙烏地瀕臨紅海的重要港口,位於沙國西岸。自64年到70年代,榮工處曾在吉達海港地區承辦了3項重要工程。曾先生說吉達海港軍事用地是委託美國工兵承造,工程浩大,品質要求高,施工期程緊迫,美國人教導榮民怎麼做,榮民就怎麼做,因榮工們紀律佳,榮譽心強,所以表現得很好,連美國工兵都認為他們是第一流的廠商,這些都是榮民為國家爭光的表現。 化破壞為建設 向創會者致敬 曾先生表示,我國因國情特殊,當初成立輔導會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雖然現在社會上對輔導會
的存廢有不同聲音,但回想過去,台灣當時只有360多萬人口,如未能妥善安置,讓這60萬驍勇善戰的軍人散居社會各個角落,將造成多大的動亂?軍人最擅長的就是作戰,那是一種破壞力,政府若不設法將這股力量轉化成建設的力量,那將是什麼局面?因此輔導會的成立有其深刻的意涵,由於歷任主任委員的擘劃與指導,輔導會先後成立各個附屬機構,依照榮民需求以就學、就業、就醫及就養為四大安置目標,在消極面固為安置榮民,積極面則是善用一股建設的力量。曾先生非常感念蔣公的遠見,指導成立輔導會,讓當時正值壯年的榮民們得以發揮力量,貢獻社會,並向歷任主任委員的辛勤耕耘表示最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