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袁伯伯請問您以前的家庭背景是?
答:我們家庭世代務農,我們家是廣東客家人,我們家一向都是務農。在我12、13歲的時候我就出來,那個時候民國36年,出來以後到部隊裡面去了,37年還是38年那個時候就開始打仗,那個時候我們在家裡連飯都沒得吃,那個時候想出來當兵但是年紀太小了沒有人要,講難聽點步槍拿在手上比我還高,但是我還是跟著部隊看能做些什麼,當年我才14歲,後來15歲跟著部隊來到台灣。
問:那您14歲跟著部隊打仗一路跟著部隊到台灣來了?
答:對,就一天到晚一直在打仗,這一兩年跟老共打仗與其說是打仗,事實上我們是在撤退,敗退!我們是在敗退,那個時候國民黨跟共產黨打仗共就打了2次,2次大仗。
問:兩次大仗?
答:對兩次大仗,一次是在東北四平街那個時候死十幾萬人不到二十萬人,另外一次呢,就我們講的徐蚌會戰就是徐州、蚌埠那個會戰,雙方死了上百萬人。到了金門後就發生了古寧頭戰役,那時候不管共軍還是我們,我們穿的都是一樣的土黃色的衣服。
問:穿一樣的衣服?那你們怎麼分敵我?
答:對,一樣的,因為不管是投降過去也好,被俘虜的也好,被共軍抓過去也好,衣服是不變的,那換的是什麼?就換了一個帽花、換了一個臂章的符號,就這兩樣東西,如果戰場上這個東西一丟,你也搞不清楚對方是敵還是友,在金門打到最後的時候,有很多東西都供應不上了嘛,我那個時候呢,不是戰鬥兵是補給兵,我們是運補給的,那個時候補給運不上去,那就變成那時候打仗就沒有飯吃,有些人呢就跑去老百姓家去,但老百姓也搞不清楚他們是國軍還是共軍,我們只好對老百姓說:「大爺大娘給點飯吃吧?」那個時期不管是地瓜也好稀飯也好總是能充飢嘛!
在家裡面我我排行老大,我14歲15歲就出來打仗,跟著部隊一起撤退到金門來,因為年紀小所以在部隊只能當勤務兵,倒倒洗臉水、洗腳水、做做飯阿,反正就是做做雜事。因為我們也沒有受過正式的訓練,所以我們也不能正式加入武裝部隊,我們也沒開過槍,看到槍就快跑,看到打死人了撿了他的槍就跑。那個時候早上在我旁邊的人還好好的一起吃飯,到打仗了看到人了但是人已經倒下了,那個時候連長跟我說:「你就跟著這個排長,你不要亂跑阿!」。後來我跟著排長,排長跟我說:「你在這不要動,躲著!你看到哪個被打倒了趕緊把他的槍撿過來,你幫我把子彈上好!」。那個七九步槍那個彈匣可以裝5發,但是上1發在那個膛裡面就有6發了,因為在打仗他來
不及上彈匣裝彈,所以我就負責幫忙撿槍上彈匣,沒想到我做這工作動作很快,一下就撿了好幾支,撿槍的時候我看著那些倒下去的人,我摸他身子還是溫的,那一次是我的第1次,戰爭在還沒開第1槍以前,沒有不怕死的,每一個人都怕,但是戰爭開始後腦子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怕死,因為腦袋已經麻木了,甚至還有挺身出來擋子彈的。我還當過一種兵兩邊都不打我!
問:什麼兵?醫護兵嗎?
答:對!就是醫護兵,只背著上面有紅十字的醫療包兩邊都不打你,那時候連長告訴我依照國際紅十字會的規定,只要他捨棄了戰鬥不能打了,打死了就不用講了,那些斷胳膊斷腿的都要救!不管他是敵是友,有一次我幫對方的傷兵都包好裹好了,我膽子還很大哩!我說:「我沒有力氣也沒有時間幫你拖回去,你們自己來拖回去!」。對方連忙感謝的說:「好好好小弟感謝感謝!」。你看我還當過這種兵,人家都不打你的。
仗是講打了3天但實際上是打了4天,4天是包括他們對面準備恐怕也是要一兩天,所以他們打過來也是不容易,那到底是他們打過來是多少人呢?也不知道,有人說是9,000人,有人講是一萬6,000人,那你如果去過金門的話你走到那個山上大石頭上面刻的是1萬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