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德先生有一雙漂亮迷人的大眼睛,以及開朗的笑容。坐的時候絕不靠背,是張祖德先生數十年不變的習慣,看著他直挺的腰肩,也看見了深植於他生命中的軍人本色。從小個性調皮、活潑,因為受不了學校嚴格的體制而擅自離開學校,因此他小學並沒有讀完,但是從他的談吐,看的出來他是十分聰明的人。 民國30年,正值對日抗戰時期,張祖德先生在措手不及之下,被保長抓進區公所;檢驗一番後,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當時他才19歲。歷經大小戰役無數,也曾多次面臨生死交關的緊張時刻;民國32年差一點喪命於日本砲彈下,好在吉人天相,砲彈雖然落下,卻沒有爆炸;伯伯說,大難不死必有
後福,現在的他已經85歲,仍然健朗、快活。 無數的戰役也在他身上留下痕跡,掀起褲管,當年留下的槍傷,仍然清晰可見。除了在家鄉參與過對日抗戰、國共會戰,民國38年位於金門的古寧頭大捷也是張祖德先生記憶中驕傲的一戰。 徐蚌會戰結束,隨軍隊輾轉到金門;10月25日,古寧頭大戰開始,共軍舢板船靠岸準備攻擊金門,國共面對面的肉搏戰,戰況慘烈。這一仗,終於在天時、地利、人合的情況下,國軍大獲全勝;張祖德先生驕傲的說,這仗要是輸了,就沒有臺灣了;沒了金門,哪有臺灣?這話說的實在,我們的安居樂業,不就是這些英雄用血淚的犧牲換來的嗎?「古寧頭這一仗就是世界的安危、臺灣的存亡。」這是張
祖德先生引用蔣公的話,也顯示出他參與古寧頭之役的榮譽感仍然記憶猶新。 隻身來到臺灣的張伯伯,雖然自己沒有妻室,但親和的個性,使他從來不寂寞。剛到臺灣時與臺灣本地人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也不同,張伯伯放下族群成見跟著本省小孩學台語,也逐漸融入臺灣社會。現在住於台南縣佳里榮家的他,自己雖然沒有兒女,卻有一位時常關心他的臺籍乾女兒,跟伯伯談起他可愛的乾女兒,伯伯的滿足寫在臉上,開心的拿照片給我們看;看著他乾女兒的結婚照,我知道這是張伯伯的另一份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