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鄉曾任鄉長職務的胡幼平先生,雖已年過80,還是有一股領導者發號施令的強者架勢。人生遭逢戰亂變動的他,從家財萬貫到在香港沿街要飯,從不曾勞動的富農之子,到榮工處的工程隊隊長,人生局面大翻盤的他,看不到憤憤不平的怨懟心,反而不斷的提到,老天還是沒有虧待他,口氣中有小小的滿足與欣慰。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表情不多,提到逃難過程中的諸多磨難,對他來說似乎也不過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般的自然。訪談過程中,即便是談及他落難香港3年,初期必須乞討養活自己和父親、叔父的往事,仍是一派平靜。 來臺後,經過榮工處工程總隊五中隊幹部訓練,開始投入東西橫貫公路的建設工程,任職於第二總隊負責東段工程,是隊員中最早進
駐工地,負責工寮搭建、規劃物資運補作業,東段工程完成後最晚撤出者。從原始山林中,著手開天闢地的日子,運補的作業危險性雖然不高,但也親自目睹過許多同仁在工作中受傷、甚至犧牲生命。 隨後又在當時工程難度最高、傷亡人數也創新高的北迴鐵路興建工程中擔任土木工程隊隊長,工期長達4年。胡先生參與經濟建設的項目還包括曾文水庫的興建工程,任砂石場幹事一職;在中壢工業區的建設工程中,胡先生為五個工區招募的工程人員的晉用、待遇、升遷、獎懲等規劃完善的制度。之後,外派屏東合作農場、榮民醫院嘉義分院、田中分院、埔里醫院等處貢獻專才。 長期派駐在臺灣各個施工處的胡先生
,在家的時間其實不多,但是強勢的個性使然,對小他10多歲的臺灣籍太太,並不算溫柔體貼。訪談最後,我們還請胡媽媽回憶過去家庭生活的點滴,以對應出胡先生剛強的性格,並呈現族群融合的另一種相處模式。具有傳統忍讓美德的胡媽媽,不但ㄧ肩挑起照顧胡先生父親與叔父兩位老人家的責任,同時胡先生不在家裡的日子,也母兼父職的成功教導孩子長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