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電訪時,張希萍先生總是以他的位階並不高,有很多將軍級或更高成就的人比他適合,拒絕我們的採訪。在我們加以說明此次專案目的,與張先生所屬榮工處的歷史地位後,張先生才欣然答應採訪,整體的採訪也相當順利,資料齊全豐富,對榮工處在早期人事制度的建立,以及印尼工務方面的情況多有著墨。 張先生流亡大陸那段日子,跑了相當多的地點,也在一些地方政府任職過。一開始張先生把父親都帶在身邊逃亡,後來才交給生活比較穩定的姊姊。後來好不容易搭船偷渡到了舟山島,才加入軍隊,跟著軍隊撤退到了臺灣。不過張先生一到臺灣就感染瘧疾,好不容易瘧疾康復又染上肺結核,使得他不得不因病辦理假退役。 而
後張先生因緣際會先到了苗栗中學任職,後來被半逼迫辦理輔導就業,而進入了玉里榮民醫院。在玉里醫院時張先生堅持不任總務組長職,認為總務他幹不起,認定自己只能做行政人事,於是去考行政人事考試,考試順利通過,而後到了榮工處任人事組長,一做就是20多年。 他談到榮工處是個自給自足的單位,跟一般的單位不同,人事方面也跟一般人事不一樣,榮工處除了要管理職員,還要管理跟職員差不多的一萬多人的職工。當時十大建設榮工處就要負責其中的八項工程,是個對國家建設非常重要的單位。張先生也曾在榮工處印尼的工程擔任人事管理,當時在印尼的榮工也不少,他同時也是輔導員,要兼顧當時榮工跟臺灣家庭的狀況。畢竟當時在國外工作,聚少離
多的狀況下常會發生問題。張希萍先生說,遇到情形時也只能開導,強硬介入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這一生可以說經歷相當曲折的張先生,在好幾次困難的情況下都不曾放棄,他也希望現在的年輕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就算順著命運走,也不要放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