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為國家建設重要基本工業,是經濟建設發展必須重視的關鍵產業,政府為了促進國內經濟更蓬勃的發展,在十項國家重要建設中,興建了一座一貫作業的大煉鋼廠,其建廠第一期第一階段的土木工程,是由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承辦,全部施工單元有21個,分為87個施工項目,於民國63年9月開工,均在民國66年11月如期施工完成,每一期工程的施工品質,都達到國際標準,充分表現出榮工處高度的施工績效。
這座大煉鋼廠位於高雄小港第四臨海工業區,此處原本是一片海埔新生地,舊鹽水港溪貫穿這片480公頃的土地上,所見之處盡是魚塭蔗園和泥沼窪地
,地質鬆軟承載力很小,必須先從事地質改良,才能做為龐大廠房的建廠用地。
榮工處承辦中鋼建廠初期的工程,最重要的施工任務,就是在各重要基礎下打設雷蒙基樁,以負擔未來大鋼廠在鬆軟地層上的壓力。雷蒙樁是一種由7到8截樁殼連接而成的新式基樁,由於樁殼外表有一道道螺旋紋路,打入地下可以和土壤更為密接。雷蒙樁打入地下最深可達地下102公尺,最短也有72公尺,打下基樁後每支基樁地面承載力可以維持75~135公噸。
雷蒙樁施打是用特殊的蒸氣樁槌,把樁殼一截截地打入地下,樁槌每擊有4萬尺/磅的力量,把長達幾十公尺的樁殼按照設計位置精確地打入地層,是一項非常特殊的施工技術。中鋼基礎雷蒙樁大部分是直
樁,但也有一部分是傾斜角度達15度的斜樁,以承載較大的側向荷重,其施工就需要更精細的技術。樁殼打設完成之後要把製作好的鋼筋籠吊放進鋼殼內,然後再澆置混凝土,才算是完成一支雷蒙樁的初步工作。
中鋼建廠第一期第一階段工程中,榮工處員工櫛風沐雨日夜趕工,總共施打了22,500多支雷蒙樁,僅花了一年四個月的工期,不單是國內施工的創舉,也是世界工程史上一項極為少見的施工紀錄。
中鋼第一階段建廠基礎工程中的另一項重要施工任務,是原料堆置地區的地基加固工程,總面積達24公頃的原料堆置場,為了將來能承受鋼鐵礦砂的重量堆置,必須加以改良地質,第一期工程是換土壓實,然後再分別打設排水沙樁
及壓實沙樁,先後共打設了36萬5,317公尺,使地面能承受每平方公尺37.5噸的荷重。為保證品質,最後還要用沙堆加以預壓,並埋設各種測試儀器來觀測效果。
碼頭施工是第一階段建廠的先期工程,成品碼頭長152.8公尺,做為成品輸出使用同時也是鋼廠建廠期間的材料運輸碼頭;原料碼頭長536.92公尺深12.5公尺,是一座原料礦砂的卸載碼頭,也是世界上最深的碼頭之一。
碼頭面及吊車基礎施工時比較特殊的是,榮工處採用國內第一次使用的大型震動打樁機,先後打設了200多組雙H型鋼板樁,此鋼板樁每支重達22公噸長30公尺,等於10層樓的高度。雙H型鋼全數打入地層後,可在海水與陸地之間形成一條結實
的海底鋼牆,是碼頭岸壁最有力的基礎基樁。為配合上述兩座碼頭施工,榮工處同時調派多艘大型挖泥船,於碼頭岸邊進行水道浚渫作業,同時把挖出的泥沙供作廠區基礎填地之用。
第一階段建廠的上部結構工程,佔地最廣面積最大的是鋼板工廠,廠內的鐵鏽水坑、鐵鏽水溝也是中鋼所有大廠房中最大最深的地下結構物。坑底基礎結構及管線架設等工作,都是在海平面下12公尺施工,雖歷經多次困擾但都在榮民員工大無畏的精神下,克服困難完成任務。
廠區施工特性為基礎高差很大,不僅結構複雜,螺栓和埋設物的數量也特別多,僅地絞螺栓就有1萬3千多支,安裝時需要極精確測量,上下左右偏差不能超過3釐米,混凝土澆置數量也非常龐大。鋼
板工廠是中鋼所有工廠中較重要的工廠之一,施工複雜困難,全部基礎費時2年3個月,是所有廠房中花費人力最多的一個廠。
榮工處在煉焦廠也締造了許多輝煌的施工紀錄,煉焦爐在爐座下採用三層1釐米厚的鍍鋅鐵板,其中舖灑石墨粉,能在地震來臨時,稍許滑動而可以減低損害。爐台兩端共有四堵高19多公尺的高牆,作為保護磚砌的爐窯,牆邊底座是煉焦爐的廢氣流槽,共有6條拱型涵洞,通往煙囪排放廢氣。
煉焦廠的煙囪高度將近125公尺,基礎深達地下3公尺,鋼筋結構非常細密,澆置混凝土數量也非常龐大。地上結構採用西德AHI公司專利的垂直可變直徑滑動鋼模施工,利用油壓系統自動升模,每升高25公分以後就需做一次位置
測量。由27人組成的技術小組,採行日夜不停地輪班制度,平均每天可升模7公尺左右。榮工處在這項煙囪施工中,也創下了國內施工的最新紀錄,這座100多公尺高的大煙囪,在25個工作天就建築完成,另外燒結工廠的100公尺高煙囪,也僅費時16天就完成。
煉焦爐台的主體窯全部都是以耐火磚砌成,共有39座煉焦窯,各座窯的容積為37立方公尺,每次可以容納20噸的焦炭,是整個大鋼廠中重要的煉焦設備。
大煉鋼廠的心臟是煉鋼工廠,是整個工期最為緊促的部分,64年7月20日開工以後,榮工處一方面動用大批人員機具緊急趕工,一方面也密切注意施工品質管制。廠房基礎埋設物也十分複雜,螺栓約有1
,500支,預留孔1,000處。為了使廠架及機器安裝順利,都要先經過極精密的測量之後固定後,才澆置混凝土。原料儲存槽漏斗的鐵件埋設,需要先在加工廠焊接,再吊入工地固定,由於漏槽的斜度控制不容易確實,施工中需要有精確的技巧。
第一階段的廠房結構施工還包括幾座主要結構工廠,如大扁鋼胚廠、小鋼胚廠、線條材鋼廠等,另外還有原料輸送系統、管線輸送系統、副產品工廠、供水系統工廠、廠區鐵路系統工程等工程。中鋼廠的施工由最簡單到最複雜的項目,工程龐大又各不相同,一些附屬工廠的施工,包括氧氣工廠、燒石灰工廠、動力工廠等,廠房的基礎土木工程,也都在施工人員的努力之下如期完成,和第一階段各廠的裝機作業配合得
恰到好處。
大鋼廠第一階段建廠工程,先後打設了42萬方以上的混凝土,高峰時期曾經創下每天打設混凝土數量3,750立方公尺的最高紀錄;民國64年11月份,1個月打設了43,000餘立方公尺,更是國內工程界的空前紀錄。榮工處承辦中鋼建廠第一期第一階段的基礎土木工程,由於全體榮民員工發揮了高度的團隊精神,不怕困難不畏艱苦終能如期完成施工任務。
行政院長蔣院長也曾經多次巡視廠區聽取報告,並且對施工過程中,不斷引進新的施工技術而帶動國內工程工業施工技術的革新進步表示欣慰。
第一期第一階段的建廠工程在66年完工,隨即開工生產,初期年產粗鋼150萬噸,整個建廠完成之後更達到600萬公
噸以上,更可以藉由外銷賺取大量外匯,在國家經濟效益上至為巨大。
與此同時,榮工處取得了印尼法國合作冷軋鋼廠,及吉偉北竿紙廠等建廠工作,榮工之品質管理及工作速度更曾獲法國業主讚譽為世界第一,面對不一樣的競爭壓力與市場型態,榮工處都能及時應變成功完成任務而揚名海外。
政府於煉鋼廠第一期第一階段完成後,繼續在十二、十四建設中辦理第二、三階段工程,而這此複雜的二、三階段工程,亦交由榮工處賡續辦理,工作品質及工作量較第一階段更高更緊湊,但榮工處所有熟練的員工,以無比的士氣、信心與毅力,交出漂亮的成績單。時至今日的中鋼公司年產量名列世界25大之內,以台灣彈丸之地,幾無煉鋼之天然資源,而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