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正是青春洋溢的時刻,近年來學校教育逐漸重視服務學習,許多學生除了埋首於書堆,更親身實際地參與在社會的關懷中。筆者高中時期參與了服務性社團,亦曾前往921地震災區及偏鄉原民區關懷當地居民。民國92年冬,恰逢聖誕節期,在學長姊的號召之下,我加入了芳蘭山莊報佳音的隊伍,那是我與榮民長輩的第一次接觸…
與榮民長輩第一次接觸
芳蘭山莊社區是一座退役空軍宿舍,坐落於臺北芳蘭山腳下,設立於62年,人數最多時曾有700多位榮民(眷)居住於此。雖然社區位在熱鬧的臺大與公館附近,但屬住宅區域,相當靜謐。報佳音活動前一天我們提早去布置場地,也向社區居民宣傳節目,還記得下課前往時天色漸黑,下公車後走往社區的路較昏暗,甚至有野狗出沒,正思忖著是否走錯了路,芳蘭社區6棟宿舍溫暖的點點燈光就映入眼前。
走進社區首先看到一座偌大的廣場,也是我們即將使用的舞台與場地,居民平日在廣場散步、交流。聽到有學生要來報佳音,不少榮民長輩與榮眷好奇、表達興趣,原來到社區去關心的團體並不在少數,但多半是社會團體,由學生所組成的社團就非常少見了,這也令我們更加努力想把每一個節目做好。
一股服務熱忱 準備精彩節目
雖說我們租不起華麗的舞台、音響,但憑著一股服務的熱忱,開了多次會議討論節目內容,希望能讓榮民長輩們度過一個溫暖的夜晚。於是每個人施展絕技,有人編排一齣溫馨的短劇;還有人搜尋越來越少傳唱的愛國歌曲,準備高歌一曲;愛跳舞的、會手語的、會樂器的,也都使出渾身解數,準備精彩節目。少不更事的學生經歷與榮民長輩們雖大有不同,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都能透過分享溫暖、愛的信息,將彼此連結起來。
報佳音當晚,我們擔心12月冷冽的天氣降低居民出門的意願,然而,隨著音樂響起,學生們展現青春活力的舞蹈與歌曲,座位越來越滿,原本待在屋內的居民們紛紛走出,沒有表演的學生也將居民們圍在一起,手舞足蹈帶動氣氛,那一瞬間,大家彷彿忘卻了寒冷,努力用熱情溫暖整個會場。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千秋萬世,直到永遠!」在一個個精彩節目後,我們拿出預先準備的小國旗,發給在場的所有人,所有的學生一同上臺,播放起「中華民國頌」,與在場所有榮民、榮眷一同搖起國旗,唱到激動處,還有伯伯站起來高舉國旗大聲唱著。
聆聽老兵憶往 傳承榮民精神
精彩的節目結束後,我們並不急著收拾場地,而是三三兩兩一組,或坐、或蹲在榮民長輩的身旁,邀請他們告訴我們他的故事、憶往,並能暢所欲言。有的人擔心有些榮民長輩鄉音較重,會不會聽不懂,怕對長輩們不禮貌,所以我們有一個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每一個人都要努力地聆聽,若能聽懂,就給予適切的回應,若有不能聽懂的部分,務要給予大大的微笑與點頭認同,使榮民長輩能感受到來自學生的關懷與尊重。
學生們原本深怕觸及長輩的傷心憶往,小心翼翼地探詢,但榮民長輩的記憶寶庫一打開,往事彷彿歷歷在目,生動活潑地講述各項經歷,逐漸地,我們沉浸在栩栩如生、目不暇給的回憶卷軸,榮民精神也深深刻印在我們心底。離別前,許多人對於榮民(眷)所經歷,在大時代為國犧牲與奉獻的感動,也情不自禁地給予居民擁抱。
回到學校後,許多人仍然銘記著那一晚,在此之前,許多參與的學生對榮民的印象並不深,透過準備節目的過程以及聆聽榮民的故事,在這一晚後,打破了彼此的隔閡。後來社區也傳回來了回饋,反響非常好,於是隔年,當筆者已成為了學長,我們再度準備節目前往芳蘭社區報佳音,帶領著新的學弟妹們,希望持續傳承服務的熱忱與榮民的精神,讓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人,不分你我、關懷彼此的生活,傳頌愛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