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在新竹空軍基地東側的眷村長大。永遠幽暗的狹長眷舍,雞犬相聞的錯落巷弄,還有消失已久的竹籬,亂世才有的特殊氛圍,一、二年級苦巴巴地守著四、五年級等待變天…,無論能否見容於世,「這個時代」的「那些世代」的許多情事,都不該被歷史遺忘。
之六、文明伊始
熬過風雨飄搖的1950年代,以及艱苦立足的1960年代,接下來,大家心中所想,也許只有鞭策子女和如何脫貧而已。期間有兩件事,讓眷村族群不致與現代文明脫離太遠:一是抽水馬桶的普及,二是電視的出現。
眷村房舍其實也經歷過多次的修整,包括拆除前後竹籬、加蓋圍
牆、修整屋頂老是漏雨的黑瓦並加蓋天窗、以及屋內地板的磨石子。但最為大家所推崇的,當屬私家廁所的增建。真真是天可憐見,終於有人發現眷村的衛生條件實在太差,連解決生理問題都要長途跋涉,甚至冒雨排隊。另一方面,也是各地的公共廁所多已殘破老舊弊端叢生,到了不堪使用的地步。於是,一道恩旨下來,家家戶戶懷著且喜且憂的心情,準備迎接這個現代文明產物的到來。
喜的是,往後解決生理問題有了隱私權,不必再風吹雨打黃昏黎明的去跟人家排隊。憂的是,原本就已過度飽和的居住空間裡,要如何隔出廁所間安裝抽水馬桶?又要從何處開挖化糞池?
以我們家為例:12坪大的空間裡,大門進來有個小前院,放置老爹的腳踏車和盛接雨
水的大水缸。紗門進來是小客廳兼飯廳兼遊戲間兼做功課的書房。接著用木板隔了三間寢室,只有二老的第一間有門,第二間睡三個男生,兩個女生則在最裡間。說是寢室,其實都只是木板釘成的克難床,沿右手邊走道往內,脫了鞋就可以直接跳上床。再往裡走,又隔了一間放了便盆和浴盆的沖澡間,剩下的空間才是老媽的廚房。最後,只能忍痛在房子的後段進行大改造,設計了貼有馬賽克磁磚附帶抽水馬桶的新浴廁,同時還下了重手建造新式的流理台。
從此,從全村人排隊,變成了自家人排隊上廁所,我們戲稱是從克難時期進化到了後馬桶時期。
其實,眷村的現代化也是與時俱進,「克難英雄」的紅彩帶早收進了大陸帶來的大皮箱,大同電鍋和林內瓦斯
爐取代了老是斷電漏氣的電熱爐和煤球爐,電熱水器解決了以往燒水洗澡的不便,可以放黑膠唱片的電唱機帶來了謝雷和張琪、青山和婉曲、還有方瑞娥與陳芬蘭。也不知道為什麼,那年代的電唱機都要做得像五斗櫃那麼大,原本就已捉襟見肘的客廳空間裡,硬是塞進這麼個大傢伙,也難怪我家的老唱機正面拉門的把手會缺角。那是我們兄弟打鬧時一頭撞掉的。現在我要跟兒子們解釋額頭上的疤痕並不困難,但若要描述那有拉門的骨董家具,則總是會有代溝。
有拉門的家電當然不只電唱機,電視機的出現,堪稱是後馬桶時代的文明巔峰。
村子裡的第一台電視機,想當然耳,是出現在李醫官的家。我們始終相信,李醫官在村裡的地位要比歷任村長都來得崇高
,當然就不會質疑為何全村就只有他家可以有大庭院、大面積、以及加蓋的小閣樓了。工人到李醫官家安裝電視天線的那一天,真的應該寫進村子的發展史,因為附近認識不認識的大人小孩阿貓阿狗,全都聞風而來,簡直比選舉投票還熱鬧。等到電視開播之後,幾乎每天都有人群跑來張望。剛開始時,李醫官家還允許鄰居們進入庭院。後來大約是發現庭院裡的葡萄樹老是被摘果折枝,一怒之下大門緊閉,之後便只能從牆頭或門縫裡張望了。
1969年7月20日,當阿波羅11號太空船載著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的那一天,李醫官善心大發,特地開了大門讓鄰居們一同與世界接軌。或許是受到這事件的啟發,爾後電視天線就陸續在村裡各家戶的屋頂上出現,似乎也昭示
著苦難悲情的日子已漸行漸遠。當群星會、星期劇院,或是長白山上、怒江春暖、保鑣等熱門節目的片頭曲一出來,幾乎全村都在齊聲唱和的時候,就知道這全民娛樂的威力是多麼的強大。1971年在美國的威廉波特,當巨人少棒的魔投許金木在延長賽打垮現今大聯盟水手隊總教頭、當年超齡出賽的麥克林登時,從連夜的鞭炮聲不難想像,彷彿是弱勢族群多年來承受的悲憤和屈辱,一夕之間得以宣洩的沸騰場景。
想當文明人,自然也會有文明人的煩惱。1972年,一個貝蒂颱風,幾乎讓全村人的生活失去重心。夜裡停電,倒還能湊合,大人們提早打烊,小孩則聽著風雨聲點著蠟燭玩手影遊戲,而真正的災難,要到隔天早晨才會發現。因為,全村的電視天線吹毀
了十有八九,沒有電視可看,彷彿又回到了侏儸紀時代。
電視天線總是會修復,電冰箱、微波爐、甚至汽機車也持續的進駐。當冷氣機全面取代大同電扇的時候,其實已宣告老舊眷村完成了階段性任務,也漸漸要從文明走向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