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晚上,看著高齡九十七歲的媽媽,我心中洋溢著幸福與感恩,深夜案前點燈提筆,就寫「我的母親」吧!這是小學生必寫的作文題目,卻是絕對不過時的作文題目,因為在人生不同階段,對媽媽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民國三十五年間父親在孫立人將軍率領的新一軍中擔任營長,當時部隊正在東北與共軍作戰,媽媽則與其他軍眷一樣,跟著軍隊一起行動,我是民國三十六年在長春市出生,故取名「長春」。
民國三十八年戰事危急,軍方下令眷屬先行撤離,那時我還不到兩歲,父親因擔心母親單獨一個人揹著我逃難,母子存活機率不大,於是偷偷將我藏在眷舍的日式地板下,不讓母親帶著我走,但媽媽發現我不見後,在屋裡、屋外四處瘋狂
的找尋,最後是聽見我在地板下的哭聲,才找到了我。
媽媽收拾簡單行囊背著我隨著其他眷屬向南撤離,媽媽常回憶說,當火車經過長江大橋時,向外望去,江裡漂流的全是屍體,有大人也有小孩。戰亂中鈔票是買不到東西的,母親將僅有的金子偷偷縫在棉襖夾層中,在路上才能換點東西應急。
新一軍安排撤退很有計畫,在各站都設有眷屬安置點照顧眷屬,逃難路中我生病又拉肚子,骨瘦如柴,母親從棉襖夾層取出一些金子到藥房換「鷓鴣菜」餵我服用,我才慢慢好轉,才能在戰亂中能夠存活下來,最後搭船順利平安來到台灣。
那時父親還在東北作戰,戰亂中各種消息不斷,母親每天擔心受怕的帶著我過日子,後來戰事極度吃緊,一處傳出父親的
部隊無法撤離,必需留在大陸當敵後情報工作人員,當時二十多歲的媽媽日日以淚洗面,幸好同行的其他眷屬相互照顧,彼此共同度過那段最艱困的時間。
最後,爸爸的部隊終於還是撤到了臺灣,全家三人也特別去照相館拍了一張團圓照。
自我有記憶以來,已經搬到高雄小港,聽說小港新村房舍是日本空軍宿舍,房舍雖然老舊,多少可以遮風擋雨。母親出身於廣東東莞一個富庶人家,在家裡很少做家事,來到臺灣要獨自持家煮飯、燒菜、縫紉、洗衣等生活大小事都要從頭學起。
那個時代的軍人收入微薄,後來爸媽又添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有了四個嗷嗷待哺的小孩,媽媽除了照顧家庭,也去陸軍鳳山育幼院擔任老師以分攤家計,印象中餐桌上偶
有魚肉,媽媽一定都是先給我們吃,最後才用菜湯拌飯填飽肚子,那時軍眷都過得很清苦,生活雖然平淡,卻充滿著幸福與希望,爸媽在那段艱困歲月中為國為家的辛勞付出,現在回想起來更顯父母這輩上一代人的偉大。
我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很幸運的仍與媽媽同住,還是媽媽眼前的寶,回想這一輩子還不曾當面讚美過母親一句,也不曾親口跟母親說過:「我愛您」。在母親節的夜裡,寫著文章回想來路,不覺涕淚縱橫,又去媽媽房間看一眼熟睡中的媽媽,我對著她堅定的說:「媽,沒有您就沒有今天的我,我會盡最大能力來孝敬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