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您在借調去參與石門水庫前,已經有做水庫這方面的經驗了嗎?或是經由到美國學習後才具備的? 答:有有有,我在台電的第一個壩我就做銅門,在花蓮的銅門上面。那個是日本人建的,我們把他復建起來,建立一個地下電廠,那是銅門計劃。做了差不多2年,我到台電兩年不到,就跟著一批人,借調到石門水庫。因為我是台電的人,就是給石門水庫作壩,我就專門作壩的工程到45年。之後到美國,參與美國顧問在那邊做大壩的基本設計,一直到46年冬天才回國。 問:所以當時石門水庫是由美國人設計的嗎? 答:是美國的顧問,我們的大的方向都有了,所以整個的設計到施工,就完全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做。但是呢,
美國人派監察處的人來審查我們的設計成果,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問:當時自己設計水壩時,是否曾遭遇到什麼困難? 答:這個很多。因為整個的工程,我那個時候是大壩組組長,美國的顧問大概有8、9位。他們當然很有經驗,但是我們的企圖心也是很旺盛,當我們彼此有不同的看法,寫給美國的顧問,我們就據理力爭啊,不過爭完了,他的經驗總是比我們豐富,所以在那種英文叫做on the job training,就是在工作中訓練,是工程技術人員磨練的最好機會。 我們設計組有80幾位同仁,都在這種環境中。所以我們的阿兵哥如果不打仗,就不行了,真正要到前線他就發抖了,就是這個道理。當工程師不能講理論,還是要講實務,要
真槍實彈的練習,實務他會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我們跟美國的顧問相處得很好,到現在還有通信,當然死掉的很多了,你想我都83歲了。 問:石門水庫建立完成之後,是否就解決了大台北地區的給水問題? 答:這個很難,石門水庫民國53年正式完工,52年通水開始營運,到現在已經有40幾年。那個時候整個台北市一共50萬人,現在台北都會區有550萬人,所以當時防洪的概念,整個的思路都不一樣。 那個時候灌溉第一,公共給水才每秒1立方米。但是後來經濟開發,工業開發,農機慢慢增加,稻米慢慢地多了,所以就把農業的面積減少,發展工業。資源整個慢慢地由灌溉的水轉變到自來水,今天石門水庫變成灌溉的目的是次要,自來水變成
最重要的。所以現在的問題,它原本一天是10立方公尺每秒,現在要20立方公尺每秒,整個的社會經濟,社會的發展變了,水資源的供需整個都改變了,所以現在的石門水庫功能,已經不是民國41年當初我們規劃設計的功能,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