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運良先生是一位開朗的老人家,訪問當天因為眼睛畏光而帶上墨鏡,但是配上草帽,看起來真的很年輕帥氣。自小身處戰亂,父母早逝,無法接受完整教育,羅先生13歲時就隨堂兄加入軍隊擔任預備兵;當時因年紀小,對很多戰爭場面參與不多,卻也在亂世吃盡了苦頭。15歲時就隨軍隊到前線金門,適逢古寧頭戰役,增援第二線;戰爭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之下,國軍大勝,俘虜了大批共軍,宣告結束;也鞏固了我光復基地。戰爭的殘酷與無情,在一個15歲的幼年兵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之後羅運良先生經過馬祖等地的任務調任後回到臺灣,於民國44年進入陸軍步校就讀無線電科,終於重新回到校園接受教育。羅先生從小就對音樂甚感興趣,服役期間自學音樂,並於民國44年陸軍步校畢業後,進入「御風話劇隊」,從事文化戲劇工作。羅運良先生的第一張戲票,在他的細心保存下,我們有幸得以看見這件極具歷史價值的文物。能夠用音樂撫慰並激起軍中士氣,是當時他對自己的期許,也是他至今仍感到驕傲的事情。
民國49年退役後,羅運良先生開始進入那卡西表演,當時接觸的大多是本省人,就是在那裡學得一口流利台語,也認識許多臺灣友人。27歲時突然遭逢變故,罹患小兒麻痺,一向開朗的他,面對疾病的纏身,雖然恐懼、無奈,在這群臺灣友人和軍中同袍的鼓勵與協助下,他勇敢的走出來;當時病重僅能活動左手,經過長期復健後已能站起來行走。
現在羅先生年事已高,不良於行,必須靠輪椅輔助,但是我總覺得「駕駛」著輪椅的他,仍然意氣風發,看來瀟灑。我看著他年輕時在康樂隊表演薩克斯風、打鼓的舊照片,覺得羅先生真的很了不起;曾經風雲於樂壇的他,在正值人生高峰的黃金時期罹患小兒麻痺,言談中卻從不怨天尤人,更沒有一句喪氣話;我在這位鬥士的身上看見了生命的韌性和軍人本色。
父喪母病逝 抗日椎心痛
問:請您先介紹一下您原生家庭的背景。
答:民國23年5月12日,我出生在一個軍人世家,我的父親是黃埔三期還是黃埔四期的。我是老二,上面有一個姊姊,後來還有一個弟弟,我至今無從去找人。我才6、7歲的時候 就是抗日戰爭。根據我表哥跟我講,我父親是在江西南昌保衛戰中犧牲了;我母親就帶著我們全家。上次回去探親的時候我見到我姊姊了,我姊姊現在也往生了。可以說戰爭很殘酷的,我們今天在臺灣很幸福的,很多人不知道戰爭殘酷的。假如不是因為戰爭的 話,我相信我的家庭,還有很多的同胞,都會過得很幸福!因為戰爭而家破人亡,所以對我家裡面很多的事情,是靠我以前的長輩說的很零碎、很凌亂的一些記憶。
問:那您對於當時抗戰的情形有印象嗎?
答:那是很深刻啦!因為小時候那個痛啊!抗日是全中國都動起來。因為我剛剛不是說,父親為國犧牲,之後孤兒寡母的,我的姊姊給大姨媽帶到湖南去了;我的弟弟,奶媽帶走 不知下落,失散了。母親帶著我,不曉得怎麼樣,之後我就在江西泰和一個兒童教養院裡,就在那個地方由國家教養,那是蔣夫人在抗日期間成立的。去了沒有幾個月之後, 接到了惡耗,說我母親往生了、過世了,有人就把我帶回到金安,找到我母親的墳墓,唉呀!講起來很悲慘,我在我母親的墳墓上哭得死去活來,真的是家破人亡,不是一般人想像到的這個。沒有好久,我的表哥找到了我,抗日的印象是椎心之痛!
我算老兵,我10幾歲就跟著我的叔伯哥哥,叔伯哥哥他是在江西省警備總部突擊總隊當大隊長。我跟他出來的時候是13歲,13歲就出來當兵了,那個時候當兵還不夠資格啊!我當的是預備兵,就是說有飯吃、有衣服穿,沒有薪水;之後還有年紀更小的叫幼年兵。
民國38年在古寧頭,我們正好那一年10月24號在料羅灣下船,當天的晚上就跟中共打起來了,我們支援第二線,那時候我才15歲。
那時候在軍中有共匪,就是中共的戰俘,有受傷的,還有我們自己的也有受傷的。我們都睡在地下,搞一點稻草,傷兵都是整排的在那裡,前線下來的很多負傷的。唉!怎麼講,老兵真的為臺灣犧牲了很多,我們還算很幸運的,不然早在50年前,在民國38年10月24日的晚上,古寧頭要沒救下來就完了,今天我就沒有辦法來陳述這件事情了。
身世如飄蓬 軍隊是我家
問:您當時在家鄉有機會讀書嗎?
答:讀了一點點私塾,沒有爹娘的孩子啊!是很慘的。尤其中國打了8年的抗戰,經濟各方面不好,那個時候有一碗飯吃就不錯了。親人之中生活也是很艱困的,何況我是一個沒爹沒娘的孩子。小時候我就求長進,我好多事情都去學習,自己想,尤其15歲到了臺灣來以後,古寧頭戰役以後,國家也是盡量的培植我們,那時候有一個這個話大家可能知道,國家培植的這些軍人,有的是年輕的說:「一年準備,兩年反攻,3年掃蕩,5年成功。」所以那時候我才15、16歲,在15歲一直到20幾歲我都在軍中接受教育,受過很多訓。
問:當時在軍隊中負責的工作是什麼?當時受訓的內容有哪些呢?
答:之後就當了所謂的副班長,升了中士,從預備兵,到38年升到中士。我們到了廣東汕頭,我就在那裡的軍事大隊受訓,那個時候15歲了。基本教練,立正、稍息的班基本教練!就是當一個班長應有的,基本的教練,比如說如果喊口令,口令你叫得不正確的話,你這個班級也帶不好耶,就是那個時候叫軍士,我們現在叫士官。
問:您年紀還很輕就當班長了。他們不會不服氣嗎?
答:對,隊員年紀都是比我大,大都是17、18歲以上的,都比我大。我有領導的能力,我喊口令,比如說班級教練,我都會。
問:您到金門的時候看到的是什麼景象?
答:以前的景象就是軍人多;大陸上撤退下來了三萬多的軍人。物資缺乏,吃的東西就很少,不過25號就勝利了,戰爭就結束了。
國共起內戰 臺灣危轉安
問:您是10月24日當天在金門下船,古寧頭戰役就開始了嗎?
答:對。到了金門,我們大概是10月22號就到了,原先是要直接到臺灣,為什麼到24號才下船呢?那也就是說我們走運,中共他沒有想到我們突然留在金門,一下金門有那麼多部隊。你看,兩三天都沒有上岸,一直到24號,才從料羅灣下船,我們行軍從料羅灣一直走到大金城。走到了晚上,已經很晚了。之後就吃晚飯,差不多在晚上10點鐘左右,吃完飯睡了覺沒有好久,古寧頭打開了,部隊就緊急拉上第二線去支援了。戰爭爆發了我們不知道,我們是聽到,我記得很多當兵的發牢騷說:「晚上11、12點鐘了,怎麼還在滾那個汽油桶?」所謂的滾汽油桶是那個砲彈蹦蹦蹦、咚咚咚,比放鞭炮還密集,那個砲彈打起來遠距離聽起來就像滾汽油桶。接著沒有多久馬上就緊急集合,除了武器彈藥以外,什麼東西都不准帶,部隊馬上就拉上去。戰爭第二天就結束了。
問:戰爭爆發是很突然的嗎?
答:當然啊,中共想乘勝追擊,想一舉消滅這個對手,以他們來講得那個話,就叫蔣軍。但是他們估計錯誤,沒有想到增援了這麼多部隊,也該我們臺灣走運了,要是金門那個時候不保的話,所謂那些前線的島嶼可能也就沒了,沒有屏障,臺灣還能保得住嗎?臺灣早就也都不保了。所以我剛才講,我們在臺灣的很幸福了,這個幸福不是說我們這些老兵為臺灣犧牲,這實實在在的,誰也不能否認這個事實,你否認不了的,從那時起,臺灣一直是這麼繁榮。現在又搞個亂七八糟的,這個是政治的問題,我們也不去講它了,我們也管不了了,我們是一個小老百姓很感慨的。
問:那時候在共軍打來之前,國軍有作準備嗎?
答:不管軍人走到哪裡,首先就要佈防,他都要做防禦的建築工事、陣地、挖傘兵坑、做交通壕,這個是佈防。那個時候我們還小,在前線的是在江西成立的201師青年軍、那個118師,都是一些很年輕的兵,沒有打過仗;但是中共來的有很多是我們以前的軍人被俘的,都是打過仗的。雖有佈防,但是沒有想到中共會摸上來。
轉載自: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95年度榮民口述歷史 融洽臺灣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