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不僅是冷戰初期震撼國際的大事,更與台灣的命運息息相關,其源起必須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開始說起。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二天後蘇聯對日宣戰,俄軍的裝甲洪流湧進了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依據盟軍之間的協議,進入朝鮮半島的俄軍與美軍以北緯38度線為對日受降之分界,此後蘇聯在北朝鮮境內積極扶植共黨勢力,隨著美蘇冷戰的加劇,1948年
,朝鮮半島正式分裂成南方的大韓民國(南韓)與北方的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北韓)。 民國三十八年(1949),國共內戰戰局逆轉,面對中國大陸遭到赤化的局勢,美國發表對華政策白皮書,將大陸淪陷的責任完全歸咎於中華民國政府,次年初,更宣布將台灣與韓國摒棄在美軍太平洋防線之外。正因為美國對東亞共產勢力擴張的姑息,使得北韓在蘇聯慫恿下進一步向南韓發動侵略。1950年6月25日清晨,北韓陸軍動員15個師、23萬人的部隊,在120部T-34/85戰車為前鋒下,開始越過38度線展開侵略南韓的行動。此時南韓軍隊雖有7個師、17萬人,但缺乏戰車等重型裝備,在奇襲之下僅有少數部隊進行抵抗,其他部隊大多一觸即潰,28
日漢城淪陷。面對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美國政府隨即在6月27日獲得聯合國授權,動用武力擊退北韓侵略,同時命令美軍第7艦隊協防台灣海峽,以防止中共對台灣的蠢動。 當美軍地面部隊介入韓戰初期,因準備不足,故未能抵擋北韓的南侵,所幸在美軍強大的空優武力與後勤支援下,北韓的攻勢自8月起逐漸被阻於洛東江一線。9月15日,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上將,率領龐大兩棲艦隊登陸漢城外港仁川,一舉扭轉形式,不僅聯軍迅速收復了漢城,包圍了南侵的北韓部隊主力,更揮軍北上,跨越38度線、佔領平壤,直抵鴨綠江畔。 就在美方沈浸在韓戰行將勝利作結的樂觀情緒之際,從10月中開始,擔心北韓這個緩衝政權垮台的中共,復因建政未久,
各方面均仰賴蘇聯援助下,乃接受蘇聯的指使,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志願軍」的名義,將第一批30個師、25萬人左右的兵力渡過鴨綠江,對聯軍發動大規模的攻勢。晝伏夜出的共軍,以其夜間滲透、奇襲的拿手伎倆,加之以人海戰術的震攝,迫使聯軍部隊撤退,左翼的第8軍團後撤至38度線及漢城以南,而右翼的第10軍更在嚴寒之下與共軍苦戰後,才在大批海空軍掩護下由興南搭船撤出。 1951年1月,聯軍重整旗鼓再度發動反攻,在3月中收復漢城並重返38度線,隨後又擊退共軍二次攻勢,此後雙方開始進行停戰談判。在這一階段美國政府對韓國戰場的戰略出現轉折,希望將局勢恢復至戰前南北韓38度線分治的狀態即可,並導致堅持解放北韓的麥克
阿瑟將軍被杜魯門總統撤換。在聯軍與北韓、中共談判期間,雙方又斷斷續續的爆發多次大規模衝突,直到1953年7月正式簽訂板門店停戰協議書,才算暫時結束了朝鮮半島上的血戰。 雖然韓戰對台灣來說是在遙遠的朝鮮半島上進行,但美軍第7艦隊在戰爭爆發後協防台灣,使我國在風雨飄渺之際獲得了喘息的機會,為日後台灣奇蹟的誕生創造了有利契機。同時我國也曾基於聯合國會員的義務,建議派兵3師援助韓國戰場,雖然遭美方婉謝,卻可見我政府對韓戰與反共大業間唇齒相依的真知灼見。最後,韓戰結束後,14,067名反共義士決心投奔台灣,成為建設台灣的生力軍,也是我們所不能遺忘的。